吃一隻小龍蝦賺6塊,一年吃50000隻,「品蝦師」的職位你敢去嗎?

薪30萬的“品蝦師”,嘴與胃的折磨,絕非常人所能承受

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增大,我們發現“品酒師”是一個非常高雅且專業的職業;旅遊業發達,我們知道了“試睡師”這個“躺著賺錢”的職業;國家打擊網絡色情,“鑑黃師”成了我們口中的談資…今天快醫君給大家帶來一個新的職業——品蝦師。

沒錯,今年最流行的小吃莫過於小龍蝦,而且正直世界盃,成批的小龍蝦還走出了國門,乘著中俄專列到達了西伯利亞平原;若說中國美食“走出去”最成功的的案例,非小龍蝦莫屬。一種食品若想成為品牌,做出規模,就要有嚴格的評級和質量把控,否則難以形成水平差異,因此繼“品酒師”之後,“品蝦師”出現了。

品酒師的苛刻要求

如果連帶給普葡萄酒酒評分一起來說,那今天這篇文章怕是要跑題,所以直說品酒師。根據我國《品酒師國家職業標準(試行)》規定,品酒師指應用感官技術,評價酒體質量,指導釀造工藝,貯存和勾調,進行新產品開發的人員。以上,品酒師的基本素質包括了:敏感性、準確性和精準性。

品酒師是需要天賦的,但同樣需要勤奮的訓練和對味蕾的保護,以及對葡萄酒世界的探索和學習。天賦,如上述的敏感性,需要品酒師的感官高度靈敏——靈敏的視覺,儘量低的味覺和嗅覺閾值,比常人更能區分和鑑別每一款葡萄酒;又或者,僅憑視覺、味覺和嗅覺,就能在眾多酒品中,找出同一款產品,這便是準確性。

最重要的,在品之餘,還有評的職責——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吃一隻小龍蝦賺6塊,一年吃50000只,“品蝦師”的職位你敢去嗎?

品蝦師能否成為一個行業

基於以上對品酒師職責和行業技能的介紹,我們就能八九不離十的猜中“品蝦師”的職責。但其實還是有差別的。首先,鑑於葡萄酒的釀造工藝以及整個葡萄酒產業已經發展上萬年,因此圍繞其衍生的職業也已經足夠完善和先進;所以對比釀造工藝,我們的小龍蝦雖然足夠“火熱”,但缺乏層次性和底蘊,或者說,還稱不上“工藝”,還在由“手藝”向“工藝”進行規範化、標準化發展的階段。

所以,快醫君認為“品蝦師”其實不過是一種過譽的“戲稱”。從起工作性質看也是如此,平均每天品嚐兩斤小龍蝦,最多時要品嚐五斤,幾百只,量大,就容易造成失準;另外,雖然同樣需要品嚐者的敏感度,但“品蝦師”基本只能從味覺上去品嚐,說明產品層次評價標準過於單一。

為什麼需要每天幾百只的品嚐,快醫君瞭解到,一是小龍蝦的口味不同,二是小龍蝦的品質難以量化。主要是後者,正是因為品質難以量化,才給“品蝦師”帶來了壓力,使其工作低效化。

所以,和“品酒師”的“品”相比,我們的小龍蝦專員更像是一個另類的質檢工作人員。

龍蝦傷身,吃蝦謹慎!

每天吃幾百只小龍蝦,且不說對味蕾的刺激,蝦肉入胃,給身體帶來的負擔難以計量。比如大量食用衛生條件不過關的會造成哈夫病,引起“橫紋肌溶解”,即骨骼肌急性破壞和溶解,釋放大量肌紅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細胞內容物進入血液,最終堵塞腎小管,導致腎衰竭。這並非聳人聽聞,而是卻有其事。

另外,蝦蟹中都會富集重金屬,儘管聚集在外殼和頭部,而品蝦是蝦肉,但架不住每天幾百只的食用量,是否會引起體內重金屬超標都是個問號。此外,小龍蝦是屬於“無辣不歡”型的零食,所以在吃蝦的過程中還有可能佐料過重,刺激腸胃,形成腸胃炎症。

所以快醫君在此夜呼籲廣大小龍蝦的忠實擁躉,小龍蝦的口味的確怡人,但適可而止、一切有度,才是健康的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