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只小龙虾赚6块,一年吃50000只,“品虾师”的职位你敢去吗?

薪30万的“品虾师”,嘴与胃的折磨,绝非常人所能承受

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增大,我们发现“品酒师”是一个非常高雅且专业的职业;旅游业发达,我们知道了“试睡师”这个“躺着赚钱”的职业;国家打击网络色情,“鉴黄师”成了我们口中的谈资…今天快医君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职业——品虾师。

没错,今年最流行的小吃莫过于小龙虾,而且正直世界杯,成批的小龙虾还走出了国门,乘着中俄专列到达了西伯利亚平原;若说中国美食“走出去”最成功的的案例,非小龙虾莫属。一种食品若想成为品牌,做出规模,就要有严格的评级和质量把控,否则难以形成水平差异,因此继“品酒师”之后,“品虾师”出现了。

品酒师的苛刻要求

如果连带给普葡萄酒酒评分一起来说,那今天这篇文章怕是要跑题,所以直说品酒师。根据我国《品酒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规定,品酒师指应用感官技术,评价酒体质量,指导酿造工艺,贮存和勾调,进行新产品开发的人员。以上,品酒师的基本素质包括了:敏感性、准确性和精准性。

品酒师是需要天赋的,但同样需要勤奋的训练和对味蕾的保护,以及对葡萄酒世界的探索和学习。天赋,如上述的敏感性,需要品酒师的感官高度灵敏——灵敏的视觉,尽量低的味觉和嗅觉阈值,比常人更能区分和鉴别每一款葡萄酒;又或者,仅凭视觉、味觉和嗅觉,就能在众多酒品中,找出同一款产品,这便是准确性。

最重要的,在品之余,还有评的职责——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吃一只小龙虾赚6块,一年吃50000只,“品虾师”的职位你敢去吗?

品虾师能否成为一个行业

基于以上对品酒师职责和行业技能的介绍,我们就能八九不离十的猜中“品虾师”的职责。但其实还是有差别的。首先,鉴于葡萄酒的酿造工艺以及整个葡萄酒产业已经发展上万年,因此围绕其衍生的职业也已经足够完善和先进;所以对比酿造工艺,我们的小龙虾虽然足够“火热”,但缺乏层次性和底蕴,或者说,还称不上“工艺”,还在由“手艺”向“工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阶段。

所以,快医君认为“品虾师”其实不过是一种过誉的“戏称”。从起工作性质看也是如此,平均每天品尝两斤小龙虾,最多时要品尝五斤,几百只,量大,就容易造成失准;另外,虽然同样需要品尝者的敏感度,但“品虾师”基本只能从味觉上去品尝,说明产品层次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为什么需要每天几百只的品尝,快医君了解到,一是小龙虾的口味不同,二是小龙虾的品质难以量化。主要是后者,正是因为品质难以量化,才给“品虾师”带来了压力,使其工作低效化。

所以,和“品酒师”的“品”相比,我们的小龙虾专员更像是一个另类的质检工作人员。

龙虾伤身,吃虾谨慎!

每天吃几百只小龙虾,且不说对味蕾的刺激,虾肉入胃,给身体带来的负担难以计量。比如大量食用卫生条件不过关的会造成哈夫病,引起“横纹肌溶解”,即骨骼肌急性破坏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最终堵塞肾小管,导致肾衰竭。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却有其事。

另外,虾蟹中都会富集重金属,尽管聚集在外壳和头部,而品虾是虾肉,但架不住每天几百只的食用量,是否会引起体内重金属超标都是个问号。此外,小龙虾是属于“无辣不欢”型的零食,所以在吃虾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佐料过重,刺激肠胃,形成肠胃炎症。

所以快医君在此夜呼吁广大小龙虾的忠实拥趸,小龙虾的口味的确怡人,但适可而止、一切有度,才是健康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