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新發現:用抗癌藥物逆轉自閉症

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了一種有希望的新型自閉症治療方法。使用實驗性抗癌藥物,科學家們改變了老鼠的病情。

根據最新估計,美國59名兒童中有1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

研究人員新發現:用抗癌藥物逆轉自閉症

根據最新估計,美國59名兒童中有1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

這些病例中超過7%與染色體缺陷有關,這表明社會交流,運動,感覺知覺以及表徵綜合症的行為中的許多損傷都歸結為基因。

具體來說,一些ASD患者缺少16號染色體。

這種染色體缺陷稱為16p11.2缺失綜合徵,常常導致神經發育障礙和語言技能障礙。

現在,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逆轉這種ASD的遺傳形式。由英國卡迪夫大學的Riccardo Brambilla教授領導的科學家使用了最初用於治療癌症的實驗性藥物,以恢復具有ASD樣症狀的小鼠的正常腦功能。

該研究結果現已發表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癌症藥物預防,逆轉小鼠的ASD

“人類16p11.2微缺失”,Brambilla教授和團隊解釋說,“是與自閉症有關的最常見的基因拷貝數變異之一。”

但是,將染色體缺陷與神經發育狀況聯繫起來的機制卻知之甚少。因此,該團隊設計了這種染色體缺陷的小鼠模型來檢查其病理生理學。

有缺陷的小鼠表現出一系列行為和分子異常。這些包括多動,母性行為功能障礙和嗅覺感知問題。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具有16p11.2缺失的小鼠也具有更高水平的稱為ERK2的蛋白質。

研究人員新發現:用抗癌藥物逆轉自閉症

有缺陷的小鼠表現出一系列行為和分子異常

研究人員解釋說,ERK2最近已成為癌症治療的目標。這促使科學家們測試了實驗性抗癌藥物對16p11.2缺失小鼠的影響。

這些藥物阻止了ERK2到達齧齒動物的大腦,從而逆轉了小鼠中類似ASD的行為,神經和感覺症狀。

“重要的是,”作者寫道,“我們發現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用新型ERK途徑抑制劑治療可以挽救16p11.2缺失小鼠的分子,解剖和行為缺陷。”

“通過限制在16號染色體缺陷患者中出現自閉症症狀的蛋白質的功能,”Brambilla教授解釋說,“該試驗藥物不僅在給予成年小鼠時提供了症狀緩解,而且還防止了遺傳易感小鼠以ASD的形式出生。“

研究人員新發現:用抗癌藥物逆轉自閉症

這是因為在妊娠期間將實驗藥物給予母親。研究人員解釋了這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雖然治療因遺傳異常而接受篩查的孕婦是不可行的,但原則上可以通過在出生後儘早治療兒童來永久性地逆轉這種疾病。”

“對於有這種病症的成年人,可能需要持續用藥來治療症狀,”他補充道。

未來,科學家們希望複製這些研究結果並最終在ASD患者的臨床試驗中測試這些藥物。

聲明:本文章及內容僅作交流之目的,任何僅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做出的行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行為人自行承擔責任。如果您需要專業的醫療服務或醫療諮詢意見,應向具有相關資格的專業人士及機構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