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by:王瑞恩

堪称拨乱反正的一集。

您看看这是什么道理:九十多岁做了一辈子中式点心的泰斗级人物,号召后辈们中西并举古为今用;一帮半大不小的“大师”们,反而一个劲说祖宗之法变不得。。。

- -

先说句题外话:讲真,要不是因为提前被剧透说最后讲的是广东早茶,我还以为按照这一集的规律,最后的点心要拿着放大镜才能找到。

不信请看: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一开始是二十多斤一个大寿桃,得分成好几部分来分别蒸好了再组装。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然后是比脸还大的馒头,不掰成小块的话,拿在手里会遮挡视线,看不到桌上有什么菜。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接下来的点心尺寸就比较正常了,要是遇到嘴大的,吭哧就是一口。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然后是各种精致秀气的象形点心,感觉拿个大白瓷盘子一放,拿个米其林二星三星不叫事,深得米其林馆子菜小盘子大的精髓。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到后来这种嵌字豆糖,一个的块头和打印出来的初号字差不多大。

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乖乖隆地咚,那还不应该做成核舟记的水平吗?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您别说,还真的很接近了。

--

说正经的,第六集是我在整个《舌尖3》中最喜欢的一集,有很多地方都让人想由衷地道一声,久违了。不管是民间小吃还是上档次的高端餐饮,这一集有一点做得和第一季一样:将食物的制作过程一步一步原原本本呈现出来,让食物重新成为主角。解说词也找回了一开始的感觉,不卖弄玄学,而是原原本本地将食材的历史告诉观众,在回顾传统的时候,展现的更多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不是某些“大师”们的玄学。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酥》,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

说到大师,我是由衷地喜欢这一集里面的陈勋老爷子。当他说出,点心的最大特点是“包容”时,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老爷子教导徒弟做叉烧包,就有这种包容的精神。一方面,不因为一味求新而丢掉决定口感和卖相的核心技术,叉烧包的外形做成兔子也行,做成飞机也行,做成大炮都好,都不要忽略加温的分寸。另一方面,也不能躺在“传统”手艺上面不思进取。老爷子留下了几句话: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并举,南北结合,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而这几个字的境界,已经全面超越了前几集捶打三万六千次的铁锅和说不清道不明的“药食一题”。

《一代宗师》有句台词,“拳分南北,国还分南北吗?” 而对于美食来说,制作工艺有传统和现代的区别,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任何高下之分,一个东西到底好不好吃,只有吃到嘴里才能评价。

用一句热门的话说,这才应该是《舌尖》系列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