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錯 錢學森卻從正職官員轉爲副職 背後原因讓人······

1955年10月1日清晨,愛國科學家錢學森經過十多天輪船上的漫長旅途,終於回到了祖國。

不久,他就受到了政府的重用,先是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

在提出關於國防工業的重要建議後,他又接到一個特殊任務,就是著手發展中國自己的火箭和導彈事業。

沒過錯 錢學森卻從正職官員轉為副職 背後原因讓人······

為此,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很快宣告成立,他被任命為五院院長。

在國家保密研究機構做一把手,這是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行政職務。

文山會海,講話不斷,加上工作龐雜和繁重,他開始不適應這種節奏了。

於是,他向上面領導提出個人想法,希望辭去正職這樣的行政管理崗位,而有更多的精力去從事科研。

他認為,幹技術活才是他最擅長也最適合的。

上層同意了他的請求,調來了一個軍隊幹部擔任五院院長。於是,錢學森轉任這個單位的技術型副院長,主管業務實施。

後來,除了學術職務外,錢學森一般都是出任副職,比如第七機械工業部(導彈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一系列副職。

從此,中國科學界少了一個政客,多了一個巨匠。

試想一下,一般從政者多會絞盡腦汁去爭取由副轉正,有幾個人甘心為副,不為自己政治前途考慮?

一旦擔任正職,就意味著更多的升遷機會、更好的官運仕途。

一旦久居副職,就意味著晉升空間有限,甚至面臨退居二線的擔憂。

幸好,多數人在向西直奔的時候,還有少數人在向東繞行。

作為一代科學大家,錢學森如此苦心作為,真乃國家之福,實為民族之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