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日前,廣東一男子“手滑”微信錯轉陌生人8萬元,要錢時卻遭對方拉黑的事件引起熱議。微信表示,因為公司用戶的隱私保護更嚴格,所以對轉賬不進行姓氏驗證是為了保護用戶隱私,疑似暗指微信比支付寶保護用戶隱私更嚴格。而支付寶今日回懟,“我們比較笨,沒領會這個精神。”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近日,廣東黃先生誤將8萬多人民幣轉給了一位陌生人,隨即被該陌生人拉黑。因轉錯賬之後,無法獲得對方真實姓名和有效賬戶信息而無法立案,黃先生致電微信官方客服,得到的答案卻是,“該筆資金已經成功進入對方零錢,資金支付成功後無法撤回,建議自行協商退回。”此番回應引起網友爭議,拉都拉黑了,還如何協商?

微信還表示,“保護用戶隱私是互聯網公司的底線。他們要對所有用戶負責,只要司法機關要求微信官方協助,他們肯定義不容辭,但如果是個人需要,不能突破底線。”

針對為何微信轉賬與支付寶轉賬存在差異的問題,有媒體引用騰訊官方回應表示,“微信與支付寶兩款產品的基因不一樣,設計產品的出發點不同,不能簡單對比。支付寶是基於電商,基於交易的,我們本身是一個社交的平臺,對用戶的隱私保護更嚴格,大家使用的頻率更高。”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微信突然向支付寶放箭,暗指自己對用戶隱私保護更為嚴格,這也引發了今天的一幕。今天上午,支付寶連發兩條微博回懟微信支付。針對“微信對用戶保護更嚴格”的說法,支付寶表示,“保護隱私”就沒法保護錢的安全?對不起,我們比較笨,沒領會這個精神。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隨後,支付寶又發一條微博補充到:支付寶轉賬給陌生人,一定金額以上是需要輸入對方正確姓氏校驗成功才可完成轉賬。要是支付寶好友之間已經轉錯賬了,可以撥打支付寶客服電話95188,在不透露對方隱私的情況下支付寶小二會直接聯繫對方,協商幫助找回(不能保證一定可以)。說起來我們確實比較蠢,沒法那麼灑脫。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不少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吃瓜網友在下方評論:懟起來了?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也有看透真相的網友表示,吃瓜群眾看熱鬧,其實我想說每個智能手機用戶都在裸奔…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同時也有網友開始站隊,這次必須站支付寶!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當前,微信、支付寶轉賬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非常普遍,那麼二者在轉賬操作中誰更安全合理?紫金財經做了個測試。

就轉賬對象來說,微信支付必須為好友,支付寶則沒限制,只要知道對方支付寶賬戶或手機號即可。

微信進入與好友的聊天界面後可點擊轉賬,隨即出現對方的頭像和微信暱稱,後面還用括號標註了對方的真實姓名,只不過只顯示姓名的最後一個字,前面的都用星號代替。輸入金額後,點擊轉賬,需要進一步確認,而且必須輸入密碼或指紋。

通過支付寶轉賬時,支付寶首先就在頁面提示“錢將實時轉入對方賬戶,無法退款”。輸入轉賬賬號後,對方暱稱後面也有括號標註了真實姓名。這裡與微信不同的是,支付寶只用星號隱去了姓,後面的名字是齊全的。而且還提供了“點此認證”的選項,點擊後,需要輸入正確的姓氏才能轉賬,這就保證不會轉錯人。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相比之下,支付寶比微信多給了轉賬者一個驗證對方身份的環節,降低了轉錯人的概率。微信可能會出現暱稱相同的情況,但支付寶只有唯一賬號。

此外,微信和支付寶均可設置延時到賬。微信錢包的“支付管理”中有實時到賬、2小時到賬、24小時到賬三種選擇。支付寶提供延時轉賬服務,同樣也有2小時到賬、24小時到賬選項。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使用了延時轉賬功能,二者都明確提示不能對轉賬撤回。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用戶隱私保護誰更嚴格,微信、支付寶開撕,你站誰?

據報道,支付寶相關人士曾表示:“延遲到賬的功能,是指用戶的款項不會即時到達對方的賬戶。如果用戶是因為被騙了需要追回資金的,用戶在聯繫我們的同時,也請用戶及時聯繫公安機關報案,如果公安機關及時聯繫我們對交易進行止付,我們會全力配合警方。”

微信和支付寶在產品設計時是否應對轉賬增加“撤回”功能呢?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在支付平臺轉賬可撤回的話,也不排除另外一種騙局:兩人之間進行交易,萬一收貨人謊稱自己被騙了,要求支付平臺撤銷交易,如果平臺僅憑一方要求就撤銷了交易,很可能要求撤銷交易的人“得了貨還拿回了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