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腊猪血豆腐

有几位忘年交,现在都退了休。久不久我们就约个地方喝两口,说点废话,表明并未相忘于江湖。每次都推我来定地方,我年纪上,脸皮也薄,总是推不了,搞得吃顿饭倒要费去半个下午的心思,总觉得皮是勉为其难。其实也没有多少余地,我们中一位已退休了几年的蒋公,为敬老计一般不应离家他太远;我来当家作主的话,自然也不想离我太远。好在我家距蒋公家也不太远,选来选去也就常在附近,但每次约饭要定地方时,我还是头疼,因为周边不少店是接二连三、反反复复地吃过了,比人家一些感情不太好的夫妻,相见倒还要多一些。前段时间蒋公到医院里盘桓了些日子,放出来后,连自己都主动要求给他接个风,洗洗霉气。不过,这一回没叫我定地方了,而是主动介绍了一个,说有个资源人开的店,他去吃过请,想想味道还可以,不妨试试。地方也不远,离我们两个的家走路都不用十分钟。

我当即欣然同意。我和他心意难能相通,但口味是相当的相通。他祖籍湖南,在广西桂林长大,毕业后被发配到贵州,中年以后才回到南宁工作。有这身世的人,口味倾向于酸辣咸。我虽无此身世,但阅历复杂,口味也偏向酸辣咸。举凡西南诸省和湘鄂赣的菜,我都吃得兴高采烈,到这些地方差旅,从无为饮食皱过眉头。但在南宁就不太好说,说好听点南宁是个很有包容性的城市,1950年代初只有五万多人口,现在城区人口已近四百万,几乎是外来人口和他们的后代占领了。人口的流动必然带来饮食习惯的流动,南宁可以找到各个地方的口味,甚至东盟国家的馆子都已然遍地可见。当然,主要仍是广西饮食为主。而广西的饮食习惯,有两个明显分别。桂北、桂中、桂西北等讲西南方音也即本地人所称桂柳话的地区,口味和西南地区一样,味重油大偏酸辣咸;其余以粤语方音和客家方音为主的地区,饮食上却偏向粤菜口味,口味清淡略重甜味,务求生猛新鲜,讲究吃食物的本味。这两种口味,像阶级矛盾一样不可调和。南宁饮食,综合反映了这种矛盾。要约饭尤其是请客应酬那种饭,还得考虑主客的口味,口味轻重尚可马虎,能否吃辣是一定要考虑到的。我们中有位常委级酒友,每聚必来,他就不太能吃辣也不太爱吃,但因为是新退休人士,每次招饮便不能首先考虑他是否吃辣,他也只好像个嫁鸡随鸡的小媳妇,有啥吃啥。不过蒋公厚道,常替他着想,也不主张专找辣的吃,想都兼顾,这也是叫我定地方难以落实的原因。

资源县属桂林北部,地处南岭中越城岭山脉的腹地,与湖南城步、新宁两县交界,口味必定比桂林更接近湖南,说已完全被湘化亦未尝不可。湖南菜谁都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辣。有些因为地理原因盛产的食材而形成的美食,未必招人现眼。比如大多知道湖南的烟熏腊肉出名,其中湘西土家族的腊肉尤为出名。邵阳一带,则干脆用猪血和豆腐揉成团子,也腊起来,是为著名的腊猪血丸子,变有烟熏香味。永州一带的醋血鸭,则几乎是桂林北部四县的家常菜;连用很辣的尖椒和肉片或肉末炒成的小炒肉,也是家居下饭菜。

1990年代初,我在桂林工作,在企业里做劳动人事工作。作为刚毕业的小杂工,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实权的。但因为涉及调动、户口、提工资之类切身利益,广大职工还是对我另看一眼,连财务科长都三天两头请我喝油茶。这让我一进入社会,就知道了阎王之外,还有个狐假虎威的难缠角色叫小鬼。当时桂林的户口比首府南宁还要值钱,而得到桂林户口的一个主要渠道,就是调到桂林工作。不少有能耐的人找大鬼疏通了路子,具体手续就是我这小鬼去办了。我虽然是“等因奉此”地去走程序,但也有点小脾气,惹恼了我,多半会给人点脸色看,让他觉得事情玄乎了,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有此历练,以后看到什么,都不会咋咋乎乎的了。这些事情中,有一桩比较重要的叫“外调”,就是有人走通路子要调入我们单位,我要到对方单位去做个政审调查。这是很重要的工作,外调出了问题,再野的路子也调不进来的。作为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的我,就有可能让人出点问题,事情搅不黄也能吓人半死。当时我年幼无知,并不识得自己有这般厉害,并没存过害人心思,相反还尽力帮过不少人。但后来的人生历程中遇到什么事,举一反三,就什么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了。

本来说资源县却说了这个背景,我与资源的结缘与此有关。资源县一位干部走通了路子,要调进我们单位,事实上也只是作为跳板,进军桂林市而已。我奉命去资源外调,受到比较热烈的接待。当时的交通可想而知,休说高速路和动车,出了桂林就上了泥沙路,加上多为狭窄多弯道的山路,早上从桂林出发,下午才能到,算是出差。司机老大不情愿,不是今天头疼就是明天脑热,那时候的司机是有架子的,有时候领导见到他们都要改成一副笑脸。但我也不急,急的是当事人,又找了一次路子,估计还托人打点了一下司机,才催着我快安排时间。可见,世上小鬼是到处横行的。我第一次去资源,不容易。

我们当然受到了较好的接待。上午吃过米粉打听着一到,对方单位的领导就亲自出来介绍情况,仔细把档案封好交给我们。然后就招呼喝酒,进一步推进工作,要带领单位里的中层干部,和我们几个桂林来的大干部搞一场。说来令人啼笑皆非,当事人也参加了,还不能赶他走,因为他也是中层干部,这是他的待遇。但席间还非要来敬我酒,感谢我,弄得我不知如何应对。他领导说,小地方的人,没那么多规矩,不用回避那么严,不过你敬了酒就回座位去吧,别让人家闲话,都是要到桂林工作的人了。‘

酒席是在他们单位食堂摆的,有小学教室大,还配套厨房和卫生间,要是今天给我来上一间,我会非常满意。单位领导和桂林客人,被特意安排在卫生间门口那桌,后来才知道,喝酒总是要勤上厕所的,当然要格外照顾我们,把厕所边的黄金地段留给我们。吃什么我都记不全了,但记得当时是冬天,资源的冬天是很冷的,不小心保暖能冻死人,直到今天仍有很多没见过雪的人大冬天里驱车到资源看雪景,寒潮来时就盼着资源大雪封山。所以,桌中是三大盆火锅。其中一盆是干锅黄焖鸡,至今我仍怀念桂北山区里的土鸡味道;一盆是干锅牛排,可不是西餐里要论几成熟的牛排,而是带着厚厚一层肉的牛骨头,全都熟得不能再熟,热烘烘火辣辣的,能香死人;一盆是干锅腊肉,初上来时搁的蒜苗还全生的,都没多久就由软再枯了,锅里汪着厚厚一层油,香得人直想伸手就抓。我当时还没见过什么世面,几乎不懂得什么应酬礼节,拿起筷子先夹了块二两多的,吐着舌头吃下去。好在那时候人们对吃喝礼仪也不是很讲究,有得吃喝就很不错啦,没人笑话我。不过那晚上,我吃到嘴里的菜也就这二两腊肉了。其余的时间,全用来喝酒了。

桂北有兴安、全州、灌阳、资源四县,广西人常说“兴全灌”,不知怎么就把资源刻意漏掉,其实真正的北面三县是全州、灌阳、资源,兴安在三县南面。“兴全灌”出名,就是因为喝酒,有话道,“没有三斤半,不到‘兴全灌’”,不好说哪个县高下,但酒风确如当地民风,非剽悍无以形容。我初涉江湖,哪知道这些道道,加上被人家封为桂林来的大干部,尽情也是很激动,喝得算是爽快,很随便就被收拾了。此时,才知道为什么特意把我们安排在厕所门口,多方便呀!没喝多时,到哪儿上个厕所都可以;喝到半醉,就巴不得厕所越近越好;全醉了时,恨不得当桌就拉。

那晚喝的酒,是一种土糯米甜酒,我也是第一次喝。上桌时先找来满满一塑料桶,五十斤装的,我一点警惕也没有,还想着十来个人喝得了那么多吗。这种酒呈牛奶一样的奶白色,度数很低,喝起来甜甜的,几乎闻不着酒味。谁跟我举杯,我都一口干了,那可是用啤酒杯喝的呀。什么时候喝晕了,我是想不起来了,后来听说我和他们大领导坚持到最后,别人都散了,就我们两个还在喝,直到喝光。两个人都是被扛回去的,怎么扛回去我当然不记得了。醒来时焦渴难耐,想倒杯水,一爬起来,腿却软得当场摔地板上了。抬眼看看,太阳都下山了,想起吃饭时资源的同志说晚上安排我们吃点小炒,担心迟到丢人,于是勉力去找我们的人,折腾了半天,才打听到,他们去吃饭了,已传话给他们。那时候资源县城真小,站在高处一眼可以看完,只记得路边几乎是加工木材的工坊,找个人很容易,找个饭店却不容易。

没多久,同事和资源的主人一起来了——这次出门,还有一位保卫科长同来,负责接档案,我不是党员,没资格——我埋怨他们不叫我,他说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醒。我问是否去吃风味小炒,他说昨晚吃过了,今晚改火锅了。我说他扯蛋,昨晚我们到后,找了个店,吃了个火锅,哪儿吃什么小炒了。再一盘问,才知道吃火锅是前晚的事情——我从昨天下午被找回来,一直睡到今天傍晚。这才把我吓醒,这甜滋滋没酒味的酒,让我差点醉死。后来知道,这种度数不大的甜糯米酒,味道喝好,但后劲极大,很多老酒鬼都着过道儿。这种酒桂北几个县都有,很受欢迎,但经此一役,我再遇上,也不敢大意了。在此提个醒,别让人灌死了都不知道人家用的是什么。

这晚上我是半碗米粉就打发了,继续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真正醒过来。主人也真心实意不灌我酒了,带我吃了点资源特色菜。印象最深的,是首次尝到了醋血鸭。这是杀鸭时将鸭血留下,用酸坛水搅和过,炒鸭时倒进去,弄得一锅鸭肉黑乎乎的,像是烧糊了般难看,但吃起来脆嫩可口,香气冲人,一伸筷子就很难停手。这道名菜,在中国算是湖南永州的最出名,在广西却是全州县的众所皆知,其实桂北几个县都爱吃。当时桂林都还不似今天随处可见,要吃就非到桂北几个县,而不是这几个县或经常来的人,基本上不知道有这道名菜。所以,我在资源第一次吃上,留下了极深印象。

广西各地冬季都做腊肉,但资源近湖南,腊肉对他们来说更重要,是割养了一年的猪的肉来做的,口味也是湖南那种带烟熏味儿的。湖南腊肉招人爱,很多人便是冲着那烟熏味儿。但我不是,我对烟熏味儿的印象不重,虽然那时候还真的是用农家柴火、秸杆长时间熏制,并挂在灶上留存,烟熏味儿无比地道,但我喜欢这种腊肉,确不是因为这股味儿,而是那做法。切成一二两一片,连皮带肥肉瘦肉,下火锅慢慢炒着吃,越吃越香,越嚼越来劲儿。肥肉的油有一股久腊之后的陈香味儿,汪在嘴里异常享受,瘦肉一点儿都不柴,几下就吞进去了,有种春风化雨的快感。最好吃的是腊肉的皮,要嚼半天才能送下肚子,但嚼着时那种欲罢还休的口感,缭绕唇齿的香味,直吃得人两眼发直。从这一餐起,吃腊肉我都非常注意吃皮,留到最后才慢慢嚼。

走前的一个晚上,还请我们喝了一次资源油茶。打油茶是资源人尤其是苗、瑶等族的人每天的必修课。讲究的是浓、香、辣、麻。做法是将油、生姜、茗茶倒入锅猛炒,冒烟后便水煮沸,边煮边用木槌将茶舂碎,再改文火煮出味,滤去茶渣,冲入先放了玉米、黄豆、花生、米花、糯米饭等物的碗里,再加些葱花、蒜叶、胡椒粉和山胡椒为作料,就可以美美地喝了,喝时还可以吃点糍粑、馓条之类相佐。其时桂林街头不似今天遍地油茶店,但我们财务科长经常请我喝他们家乡的恭城油茶,我已喝得上了瘾。此番再试资源油茶,更领略到一种大同小异的趣味。主人说,资源是有油茶就有富有山歌。有油茶助兴,山歌便象油茶一样又醇又香。一伙人围桌而坐,身心放松,喝着油茶唱山歌,巴适异常。但当时我们油茶喝得很嗨,却没人在旁唱山歌,连主人也不会。现在,倒是听说已经列入景区的项目了。

我和资源的缘份其实不算深,一共到过两次。除此次外,便是多年以后和朋友一起去游八角寨。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距桂林市仅98公里,现在全程高速车程只不过一个多小时。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是广西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大桂林旅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最美的丹霞”“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境内有八角寨、资江等八大景区景点。其中,以八角寨景区为主的丹霞地貌,发育丰富程度及品味世界罕见,被誉为“丹霞之魂”,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由桂入湘的资江上,有“华夏第一漂”之称的资江漂流。此外,还有温泉、雪景、高山草场、红军长征遗迹、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区和旅游资源。地处亚热带的广西,大部分人没见过下雪,而地处南岭高寒地带的资源,几乎每年都有几个乡镇被冰雪封山十天半月,甚至形成美丽的雾淞,吸引了很多不知道危险人驱车前去观赏,顺便大啖资源当地美食。

资源县是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是广西霜、雪、冰期最早、最长的县份之一,森林覆盖率为78.8%,作为广西林业重点县,是中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毛竹的中心产区之一。山高林密的地方,山珍自然不少。资源县有“天然药库”之称,药用植物达200余种,是广西“三木”(杜仲、黄柏、厚朴)药材基地县,土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生产规模、开发价值较高的品种有蕨菜、薇菜、竹笋、香菇、木耳、等十余种,其中红心猕猴桃、高山黄牛、有机蔬菜、资源红提、竹狸、西红柿等七种已成为名气不小的原生态特产品牌。我二赴资源时,吃了不少当时还没名的一些土产,也是留下深刻印象。

南方盛产竹笋,但一般味道清甜——不是糖的那种甜,而是喻其鲜,有种笋名字就叫甜笋。桂北山区春夏时却常吃一种苦笋,因季节性很强,还是抢手货,这种笋味道清苦,初吃的人很不习惯,有人当众吐了出来,但吃惯了却觉得美味异常,已成了大众特色美味。吃法很多,最常见的是腊肉炒苦笋,五花腊肉切薄片,晶莹剔透,下锅就汪着油。苦笋切前不能见水,唯图尽留其鲜味,用手轻轻拍一拍,掰成几段即可。将腊肉煸出油后,下葱、姜、蒜、指天椒末和苦笋猛炒,腊肉的香味和苦笋的原味缠绕一起,非常可口。我能欣赏食物的苦味,遇着了自然吃得很开心。后来到四川泸州,席上有一道素炒苦笋,我吃得兴高采烈,主人很是疑虑——很少有外地人吃这东西那么来劲儿的。

资源还有一道名菜叫神仙豆腐,名叫座却叫豆没关系,是将一种叫神仙树的鲜叶,洗净后用布裹起,反复的揉搓出其绿色汁液,加入用草木烧成的灰泡的水,边注灰水边搅动,渐渐地就凝结成状如凝脂的半透明固体“豆腐”,其色如墨绿的翡翠,质感细软柔嫩,这种柔嫩感是类似食品中的南北豆腐、豆花、豆腐脑和南方各地常见的魔芋豆腐、米豆腐、龟龄膏各类半流体食品都比不上的。吃时也随便,可以加糖凉拌甜吃,也可以加点酱油、香油和蒜末、辣椒末凉拌着吃,更可以配上油辣椒、盐菜、姜末、蒜泥同炒。风味更佳。怎么说,都觉得特别清香、柔嫩,清冷爽口,回味悠长。据说神仙豆腐有祛火、清热、解毒之功,保健效果显著,能防治因肝炎、肺热引起的各种疾病。

南宁市人民公园大概是本市最大的公园,起码九零后前的那代孩子,以到此玩为乐。园中有个大湖,湖中有一小半岛,建了房子阁楼。本世纪初,有资源人承包这里开了个酒楼,就叫八角寨酒楼。当时有位朋友,老家是湖南永州的,非常喜欢来此吃饭。他请人家,就直接定这里,人家请他时,他也主张来这里,因为他是央媒驻桂记者。请客的人也多少给点面子。我跟着他来此店蹭过不少饭,有些菜留下深刻印象。朋友因成了常客路店家交了朋友,用家乡话交流,资源话和永州话在外人耳中是听不出区别的,都是湘南方音。我对店家很敬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真正的吃货。兄弟两个,轮流回老家寻找各种野生、天然的美味食材,所以他店里的好菜很多是不上菜谱的。只有熟客来了,才有机会撞得上。

我吃过他在资源城找来的土田鸡、蛇、野泥鳅、竹鼠之类山货,更多的是南宁少见的桂北农家土菜。他们做的醋血鸭,和我们常吃的又不同,是加了大量苦瓜来炒,吃起来又酸又辣又鲜又香,很是过瘾。有一次,他带回了些野泥鳅,竟加到醋血鸭里,吃得一桌人大呼小叫。还有一道腊猪粉肠,我爱吃各种腊肉,但不知道猪的粉肠还是可以腊的,本来粉肠炒起来就不易把握火候,稍不注意就炒老,嚼不动了。腊粉肠炸过后,蘸椒盐吃,很是香酥,富有嚼头,下酒极佳。就此之后,我方知道,猪的边角料腊起来,往往比正儿八经的腊肉还有吃头,从此去到哪儿,都刻意搜罗腊猪头、尾巴、猪肝、大肠、啼脚、排骨来吃。后来他退出公园,把店搬到外面,我跟着找上门吃,第一道菜,往往点的就是腊粉肠。

图片附注:我们人少,点的菜不多,后面几张图片是拍了人家店里陈列的原料,但我都在别的地方吃过,印象深刻,囿于篇幅,不细介绍。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盐菜汤,盐菜就是用盐生腌的老坛酸菜,酸味醇厚,用来打汤属匪夷所思,但却鲜美开胃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血粑腊肉,血粑是猪血和豆腐捏团腊制,本为湘西名菜,资源也流传,这是和腊肉一起炒,腊香十足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火烧擂椒,线椒或尖椒烤过后,加皮蛋、蒜米、盐一起擂烂成泥,连钵上桌,洒点香油和醋,吃着很有香辣劲儿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木桶猪脚,猪脚是炸后再下锅的,吃起来口感香酥,用手抓着吃,颇有吃肉的爽气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魔芋豆腐,讲西南官话的地区常见菜,营养价值高,吃着口感、香味都不错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也是一种血粑豆腐,专门做来打包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资源著名的火焙干鱼仔,可加酸豆角炒,也可以煎来下酒,香气冲天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马蜂蜂窝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豆腐渣

资源菜:来自南岭深处的美味

资源铁锅油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