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祥龍石圖卷》,引領千年之美!

趙佶《祥龍石圖卷》,引領千年之美!

趙佶《祥龍石圖卷》,引領千年之美!

【北宋 趙佶 祥龍石圖卷】

北宋 《祥龍石圖卷》,趙佶,縱53.8釐米,橫127.5釐米,絹本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祥龍石圖卷》卷首畫有一塊立狀太湖石,石頂端生有異草幾株。太湖石宛如一條上下翻滾的蛟龍,其形貌佔據了奇石必備的五個審美條件:瘦、漏、皺、透、醜。細看石上,有楷書“祥龍”二字。宋徽宗將此類奇石異草的出現,視為大宋國運之祥兆,贊之“挺然為瑞”,竭盡全力繪之。

北宋 趙佶 《祥龍石圖卷》

趙佶《祥龍石圖卷》,引領千年之美!

趙佶《祥龍石圖卷》,引領千年之美!

趙佶《祥龍石圖卷》,引領千年之美!

瘦金體題詩:“祥龍石者,立於環碧池之南,芳洲橋之西,相對則勝瀛也。其勢勝湧,若虯龍出為瑞應之狀,奇容巧態,莫能具絕妙而言之也。廼親繪縑素,聊以四韻紀之。

彼美蜿蜒勢若龍,挺然為瑞獨稱雄。

雲凝好色來相借,水潤清輝更不同。

常帶瞑煙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

故憑彩筆親模寫,融結功深未易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