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文心花雨

丝路,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驼铃悠悠,萦绕千年。

“一带一路”提出多年,国内各个地方,都想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展经济、文化和文明,大同在2017年八月份提出“丝路沿线城市旅居养老”的方案,得到了许多城市的积极响应。

山西以山峦叠嶂,闻名华夏。无限风光尽在险峰,无论五台山的佛国禅境,还是北岳恒山上的悬空寺,更有悬瓮山下的晋祠,都说中国文明看山西,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本真,虽然陈旧,奈何原始,我到过雁门关,那是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地方,关外蜿蜒曲折的山脊,还是像巨龙一样,似醉似醒,令我震撼,给我惊喜!

丝路上的文心花雨

这样的地方的确适宜旅居。

“大同蓝”,就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暗夜,突然醒来,乘着乌云一跃而起,从繁华的长安,从那盛唐而来,涛声荡荡,带着“葡萄美酒夜光杯”里瑰丽的梦,畅怀而来,那强国富民的思想,徜徉出一条创造财富、分享和平的丝绸之路。

登过华山的人,都说爬山如登天梯。据说,雄鹰都飞不过去,得倒仰的身子折返,恒山也是如此,壁立千仞,难如登天。但是千年前的悬空寺悬崖而建,这也说明,天底下没有做不成的事!大山深处,即便是鸟雀不敢来,也自有人烟,山里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养生。宇宙的一切生命,纵使历尽沧桑,褶痕亦迷人!

山西人多住窑洞,冬暖夏凉。在乡村清寂安稳的流年里,当那一抹冬日的暖阳,攀上窑洞的崖畔,如果你有心,可以看到若隐若现的摩崖石窟文化,散发着古老的光芒;当那一层湛白的寒霜赶集似的来山顶报道,从乡亲们的家家户户的灶眼里,袅袅升起的炊烟,依稀可见傅山从沉梦中醒来,开始他一天的忙碌,竹叶青酒,就是他招待你的最柔软的温暖......

丝路上的文心花雨

质朴的土壤,孕育了最淳朴的乡情,为远道而来的亲人们,蕴酿出一湾浓郁甘冽的美酒。摇动前有苍松翠柏掩映,为这块古老的高原挥洒了几许绿色,这里的华夏儿女的根祖,那一株上百年的老槐树,向你诉说着生命的原乡,那是你我共同的故乡,那是萦绕在睡梦里的一缕惆怅,难道你非要待到老去的那一天,将一把轻若尘烟的骨灰,撒还滋养哺育过先辈们的黄土上么?!

丝路文化,在诗词里爱与被爱,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是心灵的舞蹈。

也惟有手中这支现实与历史交融着的彩笔,能使山河润色,可将古老焕新。经济是基础,幸福是源泉,人们安居乐业的画面里,天窗开启,蛰伏着海峡两岸的春魂花梦,山西,跳动着温暖的元素,等待远归的亲人,洋溢着古都的热情,铺就一条从南到北的路,温柔的目光映亮行走的月色,衔接了城市与城市的红烛,一行行方方正正的文字,如同牡丹的丰姿,妆点丝路上的文心花雨,璀璨的星星,是我纯真的心声呵!

都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不怕千里迢迢,只怕望而却步,伸出我们的双手,欢迎你来到云冈石窟,来到太行。

丝路上的文心花雨

春秋更迭,山西再不是黢黑的模样。她既有汾河的妩媚,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的壮美;更有“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蔟如蚁”的繁荣;还有元好问的《雁丘词》里“问世间请问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侠骨柔情......

在山西,你可以坐在时间的岸堤,观潮起潮落,看花开花谢,如果你愿意,你是可以自由飞行的,从通天峡谷到老牛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四季流转,每个日子都令人爱不释手。在平和从容的时光里,体味豁达与含蓄,朴实与自然,温馨与感动,累了,倦了,躲进静谧里,品咂时光静好,像一粒饱满而充实的种子一样,被植与这一方水土,接受阳春的德泽,雨露的滋养,然后生根发芽,依傍着洪洞的大槐树,快乐生长。

老屋树木的根基,像是你埋藏好久的诗心,散落在时间的缝隙里,花雨一来,就被人举着闪亮的小铲子,轻轻的播弄着露出头来,与根祖紧紧缠绕在一起,壶中日月白云歌,不远处就是静水泊圆月,和风拂嫩柳了。这样的日子如诗如画,在广袤大地之上,在时间心灵深处,看着来来去去的人们运走丝绸,彩陶,茶叶,商贾,官家,往返在岁月的指尖,藏于繁华的背后,遗世而独立。

丝路上的文心花雨

过了老牛湾,翻过杀虎口,就出了西口。依靠经商讨生活的人们,就像山东人闯关东一样,出西口到塞外谋生。风云变幻,人事更迭,记忆里的烟火,被季节的风雪尘封,被岁月的黄沙湮没,唯余单薄的影像,被林徽因作了画像,来研究中国的古建筑,是的,山西几乎是历史建筑保存最多的地方,多少专家学者前仆后继,山西,以她特有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四海八荒的人,纷至沓来,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和情怀,这些古老已经旧了,旧得容颜迟暮,青山泛黄,却依然有她独特的魅力?我思考了许久,得出的答案便是:那是老一辈人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后辈人存放了记忆的宝匣,宝匣里自有光彩夺目的宝物!

我曾经问古月,一任思绪翻腾:千年一梦,陶醉在丝路的文心花雨里,把今生的悲喜融入其中,笑一会,痴一会,心也朦胧,月也朦胧。我想抓一朵云剪成翅膀,捉一颗星照亮时空,穿越隧道,去丝绸之路的起始端,去领略唐朝的鼎盛,去问问张骞的行程?

丝路上的文心花雨

月光斜影,指尖轻划,古筝声声,倒影婆娑,千年的回眸,能否一步一步走进敦煌,亲身体味飞天的衣袂飘动,跟随楼兰姑娘的舞步,嫣然历史的笑容?逝去的亭台楼阁,不变的江水东流,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古往今来,我坚信,今人的诗歌更比古人强!

千古明月照敦煌!一路向西,再走一回丝路的辉煌,那是通往繁华的金光大道,那里车水马龙,富贾云集,那里是西出阳关的咽喉要塞,那里是荒原上的文化绿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