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出台,银行理财将发生怎样变化

在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中,银行自营产品一般会分为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两种。

1.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安全系数基本上不会有任何问题,本金和收益都有保障,一直以来银行理财已此类产品为主,同时也是稳健型投资人选择主要投资方向。

2.非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就是银行规定预期收益率,但是并不保证到时候就是按这样的收益率兑付,收益有可能变动甚至本金也有可能出现损失。但实际上银行非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基本上都能实现按预期收益率兑付,因为银行一旦某一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低于实际收益率,则直接影响到其他理财产品的发售,所以银行一般都会隐性兜底。

资管新规出台,银行理财将发生怎样变化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也意味着自去年11月份开始征求意见稿以来,新规终于落地,资管新规倡导打破刚性兑付,对产品实施净值化管理。

净值型理财产品,其运作模式与基金类似,非保本浮动收益,投资者购买产品前无法预知产品实际收益率,而是根据产品实际投资运作情况定期在产品开放申购或赎回日公布产品净值,投资盈亏由投资者自负。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保本保收益、非保本保收益类理财产品形式将发生变化,最终会向净值型理财产品方式靠拢。

资管新规出台,银行理财将发生怎样变化

为了规避资管新规规定,满足大部分稳健型投资人对低风险的要求,银行发行具有“保本”性质的收益凭证类产品渐渐受到欢迎。

收益凭证作为债务融资工具,约定本金和收益偿付需要与投资标的挂钩,不属于资管产品范畴,因而不受资管新规影响。

收益凭证可分为固定收益型和浮动收益型。

固定收益型收益凭证是在保障投资本金的基础上,到期还会按预先约定的固定收益率计算支付给投资者收益;

浮动收益型产品是除了保障本金和一个较低的固定收益外,还有可能获得与标的资产表现挂钩的浮动收益,这种产品有存在损失认购本金的风险。

资管新规出台,银行理财将发生怎样变化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投资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方式将更多样化,同时对于理财产品市场这块大蛋糕,各银行都在筹划成立资管子公司来专业运营。目前首家资管子公司--招行资管子公司获得银监会批准,意味着银行理财正式拉开了市场化运作的大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