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邪神讀解《道德經》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太上邪神讀解: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為美,是因為有醜的存在。都知道以善為善,是因為有不善的人存在。

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難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長和短互為比較,高和下互為方向,聲響和迴音相呼應,前邊與後邊相伴隨,這是永恆的道理。

所以,聖人處事不拘役不強制,用能讓人理解的言論傳授知識(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理解事物的人不一定能說出長篇大論,說出長篇大論的人不一定能理解事物,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所有的作物生長不能脫離原本的形態,生物離不開有機物質(生物成長需要營養肥料),驅使他人勞作不能脫離彼此對抗,勞動成果形成了勞動者得不到報酬,勞動者只得到很少的報酬,所以不去勞動(包身工誰情願去做)。

太上邪神心得:功成而不居不是美德是不勞而獲的思想,是為了欺騙榨取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功成而不居造成階級對抗,人人都很努力想成為可居者,想脫離勞動,想脫貧致富,結果是坐吃山空整個國家平窮落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