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员首次发现亚洲胡狼 霍金一生在轮椅上科考“宇宙奥秘”

科考队员首次发现亚洲胡狼 霍金一生在轮椅上科考“宇宙奥秘”

霍金在轮椅上科考”宇宙奥秘“ 霍金题词绝笔火炬呼唤世界和平

科考队员彭建生、董磊、徐波、余天一等人在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吉隆沟区域考察时,拍摄到狐狸一样兽类的清晰影像。这是我国首次通过影像实证记录的方式,确认亚洲胡狼在中国有野外分布。此前人们从未在中国境内拍摄到该动物。

全世界无数科考队员,在探索地球的奥秘。霍金虽然不能行动,但他却在轮椅上科考”宇宙奥秘“。

就连去世前十天发表的绝笔论文还在探索宇宙奥秘。这篇论文由霍金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托格(Thomas Hertog)合著的,题为《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可译为“给永恒膨胀找到一个平滑的出口”),讨论的是宇宙的永恒膨胀理论和多元宇宙学说。在这里,IT之家为大家带来一个简略的说明吧。

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在宇宙大爆炸中出现,随后出现了一种极为迅速的膨胀中快速扩张。在我们可观察到的宇宙中,膨胀早已结束。

但是一些关于宇宙膨胀的观点认为,这一过程是永不停止的,永远在宇宙的其他地方发生。这种永恒的膨胀产生了“多元宇宙”,即包括我们所在的宇宙在内的、口袋宇宙的集合。

这些口袋宇宙在数量上可能是无限的。如果它们都非常不同,那么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有多典型,科学家们又是在哪里进行观察的?

霍金在这篇论文里认为,多种宇宙的可能性及或许比先前估计的少得多。

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David Kaiser对这篇论文进行了解读,认为,我们所在的、可观察的宇宙,可能不是一个罕见的异常存在,但也许是比较典型的。

霍金本人确实也不喜欢“多元宇宙“的概念。他曾说:“我从来就不喜欢多元宇宙这个概念。如果多元宇宙中的不同宇宙是无限的,那这个理论就无法得到验证。”

8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晟向澎湃新闻确认,照片中的动物是亚洲胡狼,系犬科犬属动物。

据李晟介绍所知,这是我国首次通过影像实证记录的方式,确认亚洲胡狼在中国有野外分布。此前人们从未在中国境内拍摄到该动物。

李晟表示,亚洲胡狼在分类学上与狼同属,但体型更接近豺。其分布范围较广,在北非到中东到南亚区域都有发现。但在中国分布在边缘地带,比如中印交界区域、靠近尼泊尔的区域等。这一犬科物种的首次确认,也表明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区域,可能有更多人们未知的动植物物种存在,需要更多的科学考察。

北京其他研究机构的一位权威专家也向澎湃新闻确认,相关影像上是亚洲胡狼。

非政府组织TBIC(西藏生物多样性影像保护机构)发起人、摄影师罗浩告诉澎湃新闻,当时队员们正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草甸、碎石滩区域考察,草地灌丛中突然出现一只类似狐狸的兽类。在它穿过灌丛,沿着山坡迅速消失之前,队员们拍摄到了它非常清晰的影像。这只动物下颌到腹部的白色皮毛类似豺,但其他区域的灰黑毛色不符合豺的特征;与狼相比,其腿较短,吻部也较短。由于它很快消失,队员们没能拍下视频等更多影像。

TBIC组织旨在邀请专家和科考队员等通过影像手段,记录环喜马拉雅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