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娃儿,收好所有读书的东西了吗?”“收好了,就是太多了,爸爸,怎么拿?”“没事,轻的你拿着,重的我挑,我用扁担挑。”我上高中那年开学那天,父亲带我去读书。那天,父亲用一根木头,推得很光滑的一根木头,挑着我的被子和大米带着我步行去学校。我家到学校有15公里,本来可以坐车去,也可以骑自行车去的,可是都没有。我很害怕走路,心里十分不愿意。尽管满肚子的委屈,但是我不敢说,因为我从小就很害怕我父亲的,他大声说话我都会被吓哭了。

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我走走停停,我父亲挑着我的东西上前去了,我故意和父亲落的很远,一开始,父亲只是提醒我快点,我很不高兴的应到:“嗯。”慢慢的太阳很大,晒得我脸生疼,我干脆坐着路边不动。“比我还累吗?”父亲大声斥责着,我只好起来走了,很讨厌爸爸的吝啬,并抱怨着:五元钱能做什么呀,就知道省五元钱!我一边慢慢的走,一遍嘀咕着。父亲放慢了脚步,可能是肩上的东西太重,或许是故意要等我,我都没有心思去猜,因为我十分委屈!我一边走,一边哭。当我哭出声的时候,把他惹恼了,他大声说: “这书要不要读,不读我们返回去?”我只好停止哭了。

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父亲又挑起我的被子和大米继续走,我跟着后面,他都是带着我走小路,路两边都是烤烟地,我们从中间狭窄的小路通过。我们走得很慢,每一步都走的很小心,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弄坏别人家的庄稼。有时父亲便把扁担弄成一个数字“1”,双手艰难地把两边的东西拉好,不让它们晃动,避免碰到庄稼。我们慢慢的走着,时而听到父亲的喘息声,时而听到扁担咯吱咯吱的响声。我心里开始变得不是那么委屈了,因为我仅仅是走着,而父亲肩膀上却承担着那么重的东西。

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于是我用满是汗水的手擦干了眼泪,开始的委屈也全没了,我加快了速度,和父亲一起赶路。他觉得有些奇怪,便和我说话:“走不动,可以慢慢走,反正今天之内到学校就可以,坐车去是快,可是我们父子二人也得10元钱,然而走到兴隆村,每人五毛钱就到学校了,一共也只花1元钱。剩下的9元给你用于生活费,你就可以多用些零花钱了。”他很有耐心的和我说着,我们边走边聊,很快就到达兴隆村大河。

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这条河,水很深,河面很宽,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而要穿过对面,则必须要经过它。于是父亲把鞋子脱下,一只手提着鞋子,半蹲着,叫我趴在他的背上,背我过河。我起初有点不敢相信,父亲能把我和被子大米一起背过河。爸:“我不敢。”“你怕什么,只要找对方法,再深也过得去的。快来,不要磨时间。”我只好趴在父亲的背上,双手搂住他的脖子,双脚并拢,膝盖呈九十度跪在父亲的背上。父亲背着我,挑着东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河水淹没了父亲的大腿,口袋里的被子和米离水面很近很近,随时有被水淹没的可能。他小心翼翼的走着,顾前顾后,顾肩上,顾背上,脖子被扁担磨得发红,发紫,每走一步都感觉很艰难,但最终我们过来了,真不敢相信,原来人生并没有过不去的坎……

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到了学校,父亲用扁担挑着我的东西走着,同学们向我们投来一种特殊的眼神,一种看乞丐的眼神,我跟在父亲身后,一句话也没有说,我们到了报名的地方,接着就去找班主任报名。班主任老师带着父亲和我去找住的地方,于是父亲又挑着我的行李从一楼到四楼,一路大家都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因为城里人都是用车拉,没有见到我们农村人搬运东西用扁担挑的方式,奇怪中夹杂着看不起的眼神。当时我内心又有一点抱怨。

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到了宿舍,我父亲当着所有人的面,慢慢的把东西从扁担上解下来,父亲的每一个动作都体现着农村人的老实善良。他帮我铺好床后,接着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所有的钱,说:“拿着,这是这周的生活费。”我从他手中接过五元钱,其余的我没要,我知道也没有多少了。

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父亲交待了几句后,扛着那一根熟悉的扁担和那张有些消瘦的背影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我回到宿舍,同学们都在讨论父亲的那根扁担,我没有理他们就直接睡觉了,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一根扁担挑起过多少重量?那一根扁担挑起了一个家!那一根扁担挑起了我的未来!(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冯丽苹亲情随笔:父亲扁担我

冯丽苹,1986年5月出生,云南省陆良县人。2010年到贵州省威宁县民族地区支教,承担初级中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业余时间爱好文学创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