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来,我要学李白

如果可以回到小学,你最期待的语文课是什么样的呢?

前两天,浙江卫视播出的《同一课堂》可以说是各大综艺中的一股清流了。作为一档户外纪录片,《同一课堂》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小学生感悟中国文化之美。

5月17日,《同一课堂》开播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其实,发布会也是开学仪式,濮存昕、徐帆、杨祐宁、王洛勇、刘震云五位明星老师来到现场。

如果能重来,我要学李白

《同一课堂》上,孟非、张大春这样讲李白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孟非、张大春两位老师分别深入台湾屏东县泰武小学与山东济南制锦市小学,担任为期三天的语文老师。李白作为我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留下的众多意境悠远,语调豪迈的诗句是对人生的想象与表达。那么,在今天,如何让小学生对李白的诗心领神会呢?

如果能重来,我要学李白

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放了大招。孟非采用旅途路线详解李白一生,让学生以表演方式理解诗歌;张大春则唱诵诗歌,师生同游大明湖作七言诗。两人都选择知名度较高的李白为切点讲解古诗,同时用好玩生动的表演为学生讲解李白诗。

在别出心裁的表演类家庭作业展示会上,台湾泰武小学的孩子们分成"西安"、"南京"、"重庆"三个分队,分别用表演的方式介绍风土状貌。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的展示让我们惊叹于他们的想象力,也让我们看到未来传统文化复兴,在课堂上大放异彩的可能性。

对于语文课,我们为什么没有特别的情感和回忆?

也许,在我们的记忆中,语文课占的分量并不算太多。对于语文课的回忆更多的是半天憋不出来的作文、 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以及永远不能理解诗人真实情感的古诗词。

事实上,语文课承载的是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学好语文课不仅在于要提高成绩,对于升学有帮助。更重要的是语文对于一个人修心养性也有重要作用。在语文课上,我们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对于我们如何生活会有所启发。

如果能重来,我要学李白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我们上过的语文课好像是跑偏了。对于一篇文章,我们考虑更多的是考题会怎么出?怎么样才能抓的住得分点?对于诗词中的一些感情,我们往往是运用一些套路式的答案来分析。于是,久而久之,对待语文课,我们越来越随意。

《同一课堂》大热后的反思:真正的语文课教什么?

《同一课堂》在浙江卫视播出后,引发了不少人对于这种新式课堂教学的讨论。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对于先辈给我们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我们只是了解了非常浅层的东西。那些埋藏于文字下面的文化内涵,亟待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开发。

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热潮自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过后便没有消退的趋势。《同一课堂》以课堂的形式来探索传统文化,不会缺话题度。《同一课堂》大热之后,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是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如果能重来,我要学李白

上面已经说过,传统文化对于一个人修心养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生中的一些或喜或悲的遭遇,我们总能在文字中找到寄托与宣泄的出口。

同样,对于文字的感悟力和表达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两种语言能力。说和写是很重要的两项技能。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趋向于碎片化,娱乐化。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的一项新规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继"会游泳才能毕业"后,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宣布,将在今年秋季为2018级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该校中文系教授、作家格非将是课程负责人之一,计划到2020年,这门必修课覆盖所有本科生,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

如果能重来,我要学李白

清华教务处处长、课程共同负责人彭刚透露,《写作与沟通》课程定位为非文学写作,偏向于逻辑性写作或说理写作,以期通过高挑战度的小班训练,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清华大学都开始抓"语文课"了,想想你曾经的语文成绩,还有小学生流水账的作文,你开始慌了吗?

来蜻蜓FM搜索《兜兜爸讲故事——中国最美100首古诗词》,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