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在吸烟被处罚后恼羞成怒称:“你们不要搞我,我也是有身份的人”!

一男子在吸烟被处罚后恼羞成怒称:“你们不要搞我,我也是有身份的人”!

“餐饮公共场所不允许吸烟,你不知道吗?”在镜头前,一男子在吸烟被处罚后恼羞成怒:“你们不要搞我,我也是有身份的人!”7月4日晚上,深圳第二轮控烟战的第五场督查活动在龙岗区打响,一男子在餐饮公共场所吸烟被抓到后竟如此回应。禁烟标示不规范、不配合控烟人员工作、让孩子吸“二手烟”,是本次控烟活动发现的主要问题。从6月25日起,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各区(新区)控烟办、市慢病防治中心、市控烟协会将陆续开展十场控烟执法督查活动。餐饮服务场所,中小学校周边售烟场所将成为重点监督对象。

一男子在吸烟被处罚后恼羞成怒称:“你们不要搞我,我也是有身份的人”!

吸烟男子强调自己“有身份”,拒采访怕被“炒鱿鱼”

在龙岗区中信龙胜广场的夜市步行街上,散布着许多餐饮店。一进到一家名叫巫山纸上烤鱼的包房里,执法人员就发现有一名男性顾客在吸烟。不过该男子十分警觉,发觉事态不妙后立马掐灭了手中的烟,但握在手里的烟盒却已经“出卖”了他。

当深圳市市场监管委龙岗局宝龙所执法员王健良询问该男子,是否知道在餐饮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时,他沉默不语,面对镜头十分回避,许久后说道:“我也是公众人物,不方便接受采访。”

或许是担心自己“出名”,该男子一直不太配合调查采访,他举起桌上的垫板把自己的脸挡的严严实实,生怕露脸。“不要再拍我了,等下我领导要把我炒鱿鱼了。”

看到镜头仍一直对准自己,该男子情绪有些激动:“我都说不要拍了,一直这样拍有意思吗?”并反问,“你们是哪个电视台的?”

尽管该男子十分不配合,但他在餐饮公共场所吸烟的证据十分确凿。控烟执法人员当场出具了控烟执法文书,并对该男子处以50元罚款。在被处罚后,该男子仍显得情绪激动并不断要求执法人员出示证件,证明合法执法身份。随后他的态度终于有所转变,表示:“我承认今天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店主向执法人员解释,今天饭店是试营业,店里的客人都是他请来的朋友,人手不够所以店内没有来得及张贴禁烟标识。执法人员表示会对该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并责令其整改。

一男子在吸烟被处罚后恼羞成怒称:“你们不要搞我,我也是有身份的人”!

两小孩在身边“照吸不误”,称没有注意到。一家人都抽烟

执法人员来到一个叫做湘里人家的餐馆,一进大厅就看到一男子在“吞云吐雾”。然而就在同一张餐桌上,竟然还有两个小孩被迫吸着“二手烟”。

“服务员可能都休息去了,并没有告诉我不要吸烟。”该男子如此为自己开脱,然而就在头顶上张贴的禁烟标识却显得有些“刺眼”,他尴尬地解释,称并没有注意到。

“孩子就在你身边,不担心“二手烟”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吗?”记者问道。然而该男子却说:“我们整个家庭都有抽烟,平时也没有注意到。”他表示平时在家里不会在房间里吸烟,而是在客厅里吸。但孩子就在自己的邻座却声称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解释让人难以接受,一旁的家人也并没有对该男子的吸烟行为进行劝阻。执法人员同样对该男子出具了控烟执法文书,并处以50元的罚款。

一男子在吸烟被处罚后恼羞成怒称:“你们不要搞我,我也是有身份的人”!

小孩吸“二手烟”危害大 可能导致哮喘发作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无烟城市项目技术官员熊静帆表示:“刚才执法过程中发现,有小孩在餐桌上大人依然在抽烟。‘二手烟’对小孩危害是很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小孩的哮喘发作,如果抢救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小孩的死亡。”

熊静帆建议:要加强对家长烟草危害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此外,家长如果有吸烟行为,未来孩子吸烟的可能性要比家长不吸烟的孩子高。未来控制吸烟,对家长的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本次控烟执法过程中,禁烟标识不规范的问题仍很严重。熊静帆还在现场介绍了标准禁烟标识应该具备的要素:“禁烟标识,禁止吸烟的文字,违者罚款50-500元,深圳市人民政府监督投诉电话:12345,这四个要素是标准禁烟标识必须要有的。从今天来看,餐饮场所的禁烟标识还很不规范,经营者和管理者没有经过控烟规范的培训。建议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场所禁烟标识规范化张贴的监管。”

背景

深圳第二轮控烟战全面打响

6月25日至7月20日期间,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各区(新区)控烟办、市健促中心、市慢病防治中心、市控烟协会将联合在十区开展十场控烟执法督查行动。目前已开展五场督查。

督查对象:

餐饮服务场所,中小学校周边售烟场所。

督查内容:

1.餐饮服务场所是否按要求张贴禁烟公告和禁烟标识。

2.餐饮服务场所是否建立控烟管理制度、指定控烟责任人,并培训场所工作人员。

3.餐饮服务场所内是否存在违法吸烟现象,工作人员有无及时劝阻。

4.中小学校周边售烟场所是否有在售烟区域明显位置设置吸烟有害健康和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

5.中小学校周边售烟场所是否存在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现象,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人员,场所工作人员是否有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