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的生活觀
一張聚焦於生活裡的智慧、溫暖的桌子
01.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得了一種病,而這種病只有一種藥可以治療,需要終生服用,但這種藥的售價是四萬一瓶,即使是短期內的服用也足以讓一個普通人傾家蕩產。
如果沒有錢買藥了,只能孤獨的死去。
你有沒有想過,還有這樣一種藥,它的藥效和4萬塊錢的完全一樣,售價只有500,然而它是不合法的,是別的國家生產的仿製藥。
但是許多得了病的人只能買得起這種藥,它是最後的希望。
這意味著所有代購或銷售這種藥的人,是違法的,但許許多多的人需要它來救命,這裡麵包含了太多人性的醜陋和世間的悲憫。
上面我說的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這種病叫慢粒白血病, 這種藥叫格列衛,電影《我不是藥神》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
賣印度性保健藥的程勇,生意差到交不起房租,妻子急著和他鬧離婚,而他的父親因為血管瘤急等著他的救命錢,於是他被逼上了一條不歸路。
電影有個場景很心酸,程勇的父親因為病重躺在他的破面包車板子上,他一邊開車一邊焦慮。
如果沒有錢,他的父親只能死去;如果沒有錢,他的兒子將要被妻子帶到國外去;如果沒有錢,他的店子馬上就要被房東給關閉,這一切對他來說,太難太難了。
中年人的崩潰是無聲的,只能硬扛。
程勇的命運其實和眾多慢粒白血病患者是一樣的,沒有錢,他終將失去一切。
影片中有兩個場景讓我淚流滿面。
為了找到違禁藥販子,警察把買違禁藥的慢粒白血病患者都給抓了,因為藥販子只賣500一瓶,根本沒有賺他們的錢,如果他們把藥販子供出來,藥販子被抓他們只能買4萬一瓶的正版藥,這意味著死路一條,所以都沒有做聲。
這個時候,有一個老奶奶示意想要說話,飾演警察的週一圍以為她想要招供。
可是,她卻緊緊握著他的手怯怯地說:“四萬塊一瓶的藥,我吃了好幾年了,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才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才500塊一瓶,他真的不掙錢!他只想幫我們!你們把他抓了,我們就沒法活了!誰家還沒個病人呢?你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生病嗎?我還想活著,我不想死……”
說實話,那一刻我的眼淚就嘩嘩直流,1米八幾的大男人立刻哭成傻逼。
一個場景讓人哭並沒有什麼厲害的,真正厲害的是,這些哭點都來自於他對曾經遭遇的感同身受。
最讓我痛哭不已的是小黃毛,他是慢粒白血病患者,為了保住程勇,他駕著程勇的麵包車逃跑,在警察的追蹤下他喪生於大貨車的輪盤下。
在搶救的醫院裡面,程勇衝著週一圍飾演的警察發火,憤怒的眼睛裡充滿了紅血絲,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錐心之痛。他大聲咆哮到:
他才只有二十歲,想活著有錯嗎?他所不知道的是,這個不到二十歲的小黃毛,生病後為了不拖累家人從家裡跑了出來,到了屠宰場做工人,收入不高連便宜的藥都買不起。
可是他拿到藥之後,想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分給其他病友。他想回去看自己的父母,他還特意剪了一個頭發。可是這一切都等不及了,他的生命只能到這裡畫上一個句號。
有人說:“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可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還有人拿著自己的蠟燭去照亮每一個人冬天的雪,直到把自己燃燒乾淨。
02.
貧窮究竟有多絕望?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答案。
深圳有一位63歲的林女士,她的兒子楚先生得了強直性脊柱炎沒錢治療,她總是對兒子說:“當媽的幫不了你,太難受了”。
她記得自己之前有一份保險,如果她出事,可以賠20萬。
那一刻,她就動了一個念頭。
一向節儉的她,買了一份餃子,吃完餃子後,她在9樓的陽臺縱身一躍,跳樓而亡。
可是,她不知道,自殺是不能獲得賠償的,她更不知道,那份價值420元的1年期意外險,已經過期了。
她在遺書中寫道:“你放心,媽一定會幫你籌到那個治病的錢”,可是她用死亡都換不來那20萬的治療費用。
有人說窮人只能用命換錢,可是有時候用命也不一定能夠換來錢。
知乎上有人問,中國真的很多窮人嗎?
我看到了幾百個答案,一個個答案都是觸目驚心。
你所看到的只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我們所輕視的現在,殊不知有很多人為了它傾其所有。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這個世界對每一個人來說並不都是美好的,你萬箭穿心,你生不如死,那也只是你而已,別人永遠體會不到,也永遠不會感同身受。
有的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他的內心經歷了怎樣的煎熬,你永遠不會懂。
03.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一句最戳心的臺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沒人願意死去其實都想活著,可是沒有錢,連活著也變成了奢望。
程勇看過無數個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的病人,一次次看到統計患者人數的變少,一次次把藥品的錢賣到最低,甚至是貼錢進去,最終他由壞人變成了好人。
可是他不是藥神,他治不了窮病。他窮盡一己之力,最後還是失敗了。
被抓後,他在警車上面他看到有數不清的慢粒白血病患者為他送行。
審判階段的時候他說:他們吃不起天價的進口藥,他們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殺。不過,我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的,希望這一天早點到吧,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慢慢變好。
我時常在想,韓國有一部電影叫《熔爐》,推動了一個國家的立法,那我們國家有自己的“熔爐”嗎?
現在終於等來了,它就是《我不是藥神》,震驚中外的“陸勇案件”確實推動了我們國家的醫療改革。
在我們國家,患慢粒白血病的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每年新增5000人。
在2002年,慢粒白血病的存活率僅為20%,他們大部分因為吃不起天價藥而死亡,到了2016年,慢粒白血病存活率達到了80%以上。
現在格列衛已經納入了很多省市的醫保報銷體系,人們再也不用為天價藥發愁。
無論是加入醫保,還是國家對原研藥的支持,還是抗癌藥零關稅,我們必須承認,國家也在進步。
我相信《我不是藥神》上映之後能讓更多人關注白血病患者、關注他們所面臨的困境,從而加快改革進程,讓更多的地區將格列衛納入醫保,這樣就不會再發生電影中的悲慘境況。
這就是《我不是藥神》特殊的社會意義,我為我們中國有這樣的國產電影而感到自豪。
這是我近幾年所看過最棒的電影,沒有之一,它已經十分克制,但還是讓人從開始笑成傻逼,到最後哭成傻逼。
看完後,我一個人留在電影院的座位上久久不肯離去,我內心只有一種聲音:
要向每一個演員致敬。我能夠說的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它,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到慢粒白血病,曾經有那麼一個群體,他們來自於千千萬萬個家庭,他們受盡煎熬,但他們依舊滿含希望。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這一部電影讓我們看到時代,也希望這部電影能被這個時代善待。
閱讀更多 新加坡留學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