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網綜爆款頻出,圈層文化主導文娛新消費

放眼2018上半年,網綜市場競爭激烈,多款超級網綜脫穎而出,其中《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熱血街舞團》、《這!就是街舞》等新品類節目,都成為2018上半年的超級爆款。

2018上半年網綜爆款頻出,圈層文化主導文娛新消費

細數這些節目的成功因素,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標圈層文化。

但是,到底什麼是圈層文化呢?

簡單地說,圈層文化是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文化與新一代青年亞文化共同催生的產物。在這樣的互聯網文化環境之下成長起來的一批青年亞文化群體,正在成為圈層文化的消費主力。

而圈層文化最為聚集的地方之一,就是網絡綜藝市場。據藝恩網的數據統計,在網絡綜藝的用戶之中,年輕化趨勢明顯,而這其中,學生是第一大用戶群,這個群體在2107年網綜用戶中佔比28.9%,並具有強大的消費潛力。不僅如此,還有調查顯示,青年亞文化群體的網絡綜藝選擇也具有自身的特點,他們一旦選擇了一檔節目,就會很大程度產生追看高,粘性強的現象,這是為何圈層文化消費群體不斷壯大的重要原因。

因而,這種更迭現象正發生在90後、95後以及00後之間。隨著在2017年12月31日最後一批90後成年,1.88億的90後正式成為消費主體力量,加上“泛90後(2000-2005出生)”中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群體,青年亞文化的消費規模接近3億,這為千億級文娛市場增加了巨大的消費力。

而對於圈層文化的消費群體而言,驅動他們進行選擇與否的標準是內容與創新。

異軍突起的偶像養成類節目《偶像練習生》及《創造101》的雙雙火爆,成為該品類節目中的爆款。與傳統選秀不同的是,這類節目的消費者更加年輕,消費潛力也更為巨大。依託節目中精準的人群定向,細緻的人設打造,在選手才華展示的同時,更注重個性的展示,革新了新生代偶像節目的編排模式,是選秀市場從大眾偶像時代到圈層偶像時代變遷的成功案例。

2018上半年網綜爆款頻出,圈層文化主導文娛新消費

以此帶來的新一輪的流量新勢力的出現,遠遠超越以往的選秀節目。這樣集娛樂與個性於一身、通過人設的打造和人格魅力的宣揚,直接對接青年亞文化中娛樂與社交訴求的節目內容,迅速在圈層文化群體中引起共鳴,產生話題熱度,進而成就爆款。

因而,以此催生的為偶像買單的行為,成為青年亞文化群體帶動文娛新消費的動力。

由這些新生代引領的爆款網綜的文娛新消費模式正在流行。從去年開始,以《明日之子》、《中國有嘻哈》等節目為主的、以圈層文化為入口的文娛產業鏈運作開啟了新的文娛產業升級,在這些節目中,青年亞文化消費群體為了支持自己選擇的選手,不斷增加在會員付費、廣告、IP衍生品以及相關直播等環節的消費投入,極大地推動了以圈層文化為主導的網綜市場全產業鏈的持續開發。

與《中國有嘻哈》如出一轍,2018上半年的《熱血街舞團》與《這!就是街舞》也帶來了圈層文化新一番的燃爆。這些節目以舞蹈文化為切口,結合街頭文化的自由、隨性與張揚的標籤,迅速帶來了情感共鳴與文化認同,攬獲圈層化受眾。反觀這類爆款綜藝的消費背後,能看到個性追求與從眾心理並駕齊驅,進而造就了圈層文化中的內容消費,最終產生了所謂的粉絲經濟浪潮。

2018上半年網綜爆款頻出,圈層文化主導文娛新消費

與此同時,伴隨著互動模式的不斷創新,為粉絲經濟的爆發提供了更為多樣性的轉化。青年亞文化群體的標籤是“會玩”,因而如何打動他們的“玩心”也成為助推消費力的重要手段。這就是為什麼在許多爆款網綜裡,我們能看到口碑爆表的創意中插、花式口播、高級雲圖、氣泡對話、互動提示點等,都在高度關聯節目內容的基礎上,激發用戶的參與度,匹配青年亞文化群體的興趣點,讓廣告、宣傳、植入也成為圈層文化消費的一部分。

在圈層文化消費主義不斷升級的時代,不管是內容還是創新層面都在尋求圈層文化群體的觸達與情感共鳴,高互動性的內容能為其帶來更極致的消費體驗。2018下半年的網綜大戰已經開啟,即將上線的《明日之子》、《爸爸去哪兒》、《明星大偵探》等都將帶來新一輪的引爆。在這場榮譽之戰中,由AI+文娛產業公司Video++提供的合作支持包括芒果、騰訊在內的多款超級網綜之中。

AI+文娛已經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最新亮點,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AI對文娛產業的形態重塑和能量激發將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