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赴港上市,股权设计四大要点四大细节是重要成功因素

小米赴港上市,股权设计四大要点四大细节是重要成功因素

如需转载,需经授权,须在文章首部醒目位置注明以下信息,否则视为侵权,侵权必究。

作者:赵骏昆,公司法股权专家,智有明股权创始人

出处:智有明股权

小米赴港上市

股权设计四大要点四大细节是重要成功因素

让合伙人合的好、合的久,是每个创始人企业家的心愿。初次创业者,或者在股权分配上栽过跟头的再次创业者,会来咨询股权设计,咨询他们设计的股权比例是否合理。

以前发表的原创作品《从腾讯QQ创业股权聊合伙股权设计》,我们提到,股权结构设计其实是内在表达了合伙人的胸怀、格局和分工,是全体合伙人对股权架构进行的内心深处的对话、思考和理解。

小米宣布赴港上市。小米的成功不能复制,小米的股权结构不能复制,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小米股权设计背后的思维逻辑。成功企业股权设计的基因是相同的。我们将股权设计总结为四大要点四大细节。四大要点包括“合、分、进、退”。要想合的好,先要解决分的好。分又包括“分股、分权、分工、分利”四大细节。

雷军成功了,小米成功了,跟着成功人士学,我们可以找到捷径。今天,我们以雷军创办的小米为例,和大家分析做股权设计的四大要点和四大细节。

一、股权设计第一大要点:合什么

创业初期,创业者最大的资产就是百分之百的梦想。对大部分缺少资金的创业者来说,这可能就是唯一的资产。创业者靠自己的梦想去融人、融钱、融资源。创业的过程,就是与他人分享梦想的过程。

小米初期连产品都没有,雷军花了70%-80%时间去找合伙人,花了很多时间交流,让他们认同自己这个人,认同自己要做的事情,邀请他们加入到小米合伙人队伍。这些合伙人都将成为小米公司的主人,都将独挡一面,所以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拥有感。

2010年4月成立小米时,小雷军和他的合伙人的愿景是:做一款让他们自己喜欢、觉得够酷的智能手机。后来,他们进一步明确了小米的定位、公司愿景和公司使命。他们把小米定位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l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把“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确定为他们的愿景;把“将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确定为他们的使命。

愿景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合伙人在一起,分享梦想、认同愿景,统一价值观、统一语言,大家共同遵守一个共同的逻辑,使得小米人日益精进,大获成功。

你在创业时,有对你的合伙人再三强调自己追逐的愿景和梦想吗?

二、股权设计第二大要点:分什么

开篇讲过,要想合的好,先要分的好。股东最关心的是自己在公司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也就是自己有多少话语权,有多少的利润。我们把“分”又分为分股、分权、分工、分利四大细节。

细节1:分股

分股,就是股权比例的分配。小米在创立时实行全员持股。本文我们不讨论七个创始人如何分配股权,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雷军对初创期的四十多位员工的股权授予。雷军认为高科技企业人才最重要。为了吸引人才,当然会授予股权。雷军提出了三种方法:

第一、可以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

第二、可以选择2/3报酬,然后拿一部分股票;

第三、可以选择1/3报酬,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小米发放的所谓2/3报酬,足以让人过上舒适的生活。人的本性是避开风险。在三个选择项中,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项,在自己较好的生活得到满足情况下,愿意承担一小部分风险。而10%的人分别选择了第一项和第三项。选择第一项的人,是典型的风险规避者,不想承受任何风险。选择第三项的人,完全认同雷军的人和事业,愿意共担风险。据说,选择第一种和第二种的人后来还反悔,想多持些股票,但被雷军拒绝了。因为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做出了选择。

雷军选择了人性化做法,让加入的人自己做选择,让他们遵从自己的内心。这个细节,雷军可以看出哪些人是真正愿意与创始人一起共担风险的。

细节2:分权

分权,就是谁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公司控制权,是老板们在释放股权时最担心的问题。一般有限公司,创始人一般都会要求持股51%以上,实现对公司的股权控制。小米此次赴港上市,采取了“同股不同权”的双层股权设计 。同股不同权,就是把股票分为A股和B股两类。举例:小米股票分为A类股和B类股。A类股1股有10个投票权,而B类股1股只有1个投票权,这个机制,形成了相同的股股票(同股),不同的投票权(不同权)。

据报道,小米创始人雷军和林斌两人拥有A类股份,其他人拥有B类股份。雷军拥有的A类股份占总股份的20.51%,林斌拥有的A类股份占总股份的11.46%。雷军另拥有B类股份占总股份的10.9%,林斌拥有B类股份占总股份的1.87%。

由此,雷军拥有的股份总比例为20.51%+10.9%=31.41%。雷军拥有的投票权总比例为:(20.51*10+10.9)/(20.51+11.46)*10+68.03(=387.73)=55.7%,根据投票代理协议,若干少数股东已授予雷军B类股份的投票代理权。所以,雷军持股31.41%,拥有超过55.7%的投票权。

而林斌拥有13.33%的股份,拥有(11.46*10+1.87)/387.73=30%的投票权。按开曼公司法和组织章程规定,小米集团的重大事项经3/4表决权的股东同意通过,普通事项由半数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通过。所以,雷军拥有超过55.7%的投票权,可决定普通事项;雷军+林斌共拥有85.7%的投票权,可决定重大事项。

除了AB股之外,创始人还可以采用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持股平台等办法掌握控制权,但这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控制权。真正的控制权,应该来自于创始人的人格魅力、对企业的贡献、引领和付出。否则,创始人即使取得法律意义上的控制权,也会因失去人心,合伙人离散,导致控制权的丧失。

细节3:分利

这是最振奋创业者的消息了。这次小米赴港IPO,如果成功,工号1000以内员工至少是千万身家,工号前100位的,将跃升为亿万富翁。“人无股权不富”这句话再次被验证!

现在社会的股权设计,要注重资金股和人力股的区别。如果是人力驱动型企业,要让人力股占大股。让贡献越多的人,得到更多的回报。如何区分资金股和人力股进行设计,可以参阅以往原创文章《出钱又出力,出钱不出力,出力不出钱,三类股东合伙创业如何合理分配股权?》

细节4:分工

专业人做专业事,一件事只能有一个人负责。

雷军说他在创业时花费了80%的时间来找人,找到7个各挡一面的事业合伙人,加上雷军自己,共8个。这些事业合伙人各管一块,充分授权,各自全权负责自己负责的一块业务或职能,其他人不能干预。

股权设计第三大要点:进入

我们讲讲雷军找的合伙人。按雷军的公开发言,他找人有两个要素:一、要最专业。小米的合伙人都是各管一块,这样能保证整个决策非常快。雷军放心把业务交给他,他就能实打实做出成绩来。二是要最合适。主要是有创业心态,对所做的事要极度喜欢,有共同的愿景。

正因为雷军在找人阶段的“正确投入”,让小米在6年后的今天仍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股权设计第四大要点:退出

现在创业公司,一般规则是创始人的股份锁定四年,工作每满1年兑现25%股权。

雷军对合伙人的要求是,合伙人的股份锁定四年,不满四年离开没有股份,视为雇员,雇员就给雇员的报酬。如果干了一年不合适,可以给予一定补偿。而不是谈怎么去买回他的股份。

创业合伙股权,可以设定这种形式的限制性股权,先给予股权,同时设定一定条件和要求。不达到条件和要求,股权将被收回。条件和要求一般会与全职的服务期限挂钩,也可以和业绩挂钩。

要想合的好,先要分的好。股权设计,不是简单的股权比例划分。股权设计的四大要点四大细节,决定了你创业成功的关键!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期待下期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