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南明,究竟是怎樣的王朝?一文全了解

南明,本身就不是一個特定的政權,而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帝自殺後,南方明朝宗室建立的五個小政權的簡稱。這五個小的政權並不是相互繼承的關係,有的是並立並且敵對,有的是繼承,有的是合作。下面,先介紹一下南明的幾個政權。

首先,明朝滅亡後,第一個被推上皇位的是明朝的福王朱由崧。

福王朱由崧,應該是當時明朝和皇室血緣關係最親近的宗室。福王朱由崧的父親,就是那位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國本之爭中的第二主角,福王朱常洵。朱常洵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弟弟,他的兒子朱由崧就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堂弟,這二位的關係,與明武宗(正德皇帝)和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關係相同。而在當時,崇禎的兒子們都已經死的死,失蹤的失蹤(所謂的朱三太子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市場),所以,朱由崧的繼承,可以說是最合理也是最合法的。

所謂的南明,究竟是怎樣的王朝?一文全瞭解

然而,朱由崧是藉助於江北四鎮的力量登上皇位的,所以,朱由崧的朝廷基本在四鎮的控制之下。而東林黨人本來就不服朱由崧的繼位,因此,四鎮和東林黨也不對付。不久,左良玉又以“救太子、誅士英”攻擊馬士英,南明朱由崧政權內訌。而此時,清軍也迅速南下,南明由於內訌,根本沒有力量和清軍抗衡,所以沒有抵抗多久,南明朱由崧政權就被清軍滅掉。

朱由崧政權之後,是兩個並立的政權,魯王朱以海政權和隆武帝朱聿鍵政權

在朱由崧政權即將倒臺之際,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鍵在福建,被海盜頭子鄭芝龍等人擁立為帝,定年號隆武;而與此同時,明朝的宗室魯王朱以海也在紹興被擁立為“監國”。這兩位“統治者”都是被軍閥所擁立,故而兩方的軍閥都想擁有所謂的“擁立之功”,所以二者都不承認對方,甚至相互攻擊。

而這兩個政權的最終下場,都是比較慘的。

朱聿鍵因為被鄭成功的老爹鄭芝龍控制,在鄭芝龍投降清軍後,隆武政權的軍隊基本被抽空,所以,隆武帝在鄭芝龍投降之後不久,就被清軍抓住,絕食而死。

而魯王朱以海也沒有能夠抵擋住南下的清軍,後來朱以海與鄭成功聯合,一度殺到南京城下,但最終被清軍擊潰,魯王朱以海最終病死在福建。

而朱聿鍵死後,他的弟弟朱聿鐭在 廣東稱帝,與永曆政權抗衡了幾個月,最終被清軍剿滅。而此政權被歷史上成為“紹武政權”,為南明的第四個政權。

所謂的南明,究竟是怎樣的王朝?一文全瞭解

最後一個南明政權,即桂王朱由榔建立的永曆政權

桂王朱由榔 ,是明光宗朱常洛的親侄子,按理來講,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虜之後,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就是朱由榔。在隆武帝被俘虜之後,朱由榔被擁立。

朱由榔的永曆政權,是堅持時間最長的一個政權,一共堅持了16年(1646年一直到1662年),期間,大西軍降將李定國等人一度在西南取得大勝,幫助明王朝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清軍畢竟是戰鬥力強悍,其統一全國的勢頭,已然是不可阻擋。

最終,永曆皇帝在緬甸被吳三桂俘虜,被殺。

所謂的南明,究竟是怎樣的王朝?一文全瞭解

綜上所述,所謂的南明政權有以下特點:

首先:這些政權存在的時間普遍比較短,往往幾個月就被剿滅了,堅持最長時間的永曆政權,雖然存在了十六年,但這十六年來,其統治區域總體上講是在不斷縮水的,而皇帝也是在不停地流亡,所以其本質上講並不是一個穩定的政權

其二:沒有一個合法的政府。通過觀察發現,南明除了弘光政權是沒有爭議的以外,其他的幾個政權都難以確定正統問題,所以導致同一時間 存在兩個明朝朝廷,且 相互之間並不對付

所以說,南明,只是一個流亡政府的性質,並不能將其作為統一性政權的明朝的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