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方興未艾:消費信貸成爲各家機構轉型重點

分析人士表示,機構當前普遍看好消費金融化業務,並以消費信貸作為轉型重點。消費金融業務市場將不斷擴容,並將成為各機構競爭的重要領域。

消費金融方興未艾:消費信貸成為各家機構轉型重點

消費信貸成為機構轉型重點

機構之所以紛紛把消費貸作為轉型重點,新時代證券宏觀團隊負責人劉娟秀認為,去槓桿的背景下,金融機構在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產能過剩領域的國有企業的信貸投放受到限制,這些投資渠道受阻後,金融機構開始尋找其他資產。由於消費貸款存在諸多優勢,金融機構便開始擴展消費貸款業務。

中信建投(11.45 -2.97%,診股)認為,從機構角度,相對於企業信貸,消費信貸的週期更短、單筆金額更小、集中爆發大規模違約風險更小;從單筆業務風險來看,在批貸過程中,因為要審核個人的工作單位、公積金、收入等,相較於運營風險更大的企業貸款,還款更有保證。整體來看,由於單筆金額較小,相對於企業信貸依然有優勢。

劉娟秀表示,消費貸蘊藏的風險也不能不察,主要包括:第一,缺乏抵押品,容易造成貸款人的道德風險,一旦違約將直接給銀行帶來損失。第二,消費貸容易被挪作他用,消費貸的實際用途經常和申請時不一致。在按揭貸款受到限制情況下,一些消費貸違規進入房市。由於房地產投資是長期的,而消費貸是短期的,這就形成了期限錯配風險,一旦購房者資金鍊斷裂,銀行壞賬將會增加。

消費金融前景廣闊

業內人士表示,以消費貸為代表的消費金融化業務正在逐步完善。具體來看,主要包括駐店式貸款(如4S店、房貸等)、購物消費貸款(如網購和傳統信用卡業務)以及現金貸款(如消費貸、信用卡提現)等工具。消費類金融業務主要的參與方包括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互聯網金融公司等。目前各類機構都注重通過切入場景、形成生態等方式獲客,建立高頻互動,累積流量,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極致的服務,產生客戶黏性。

中信建投策略團隊認為,消費類金融業務主要是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升、未來收入前景的增加,傳統銀行或其他個人信用業務無法滿足新的潛在高收入消費者的現階段信用業務需求。現階段核心競爭點在於市場份額的提升和價格競爭;未來的一個關鍵節點是如何在高質量客戶飽和的情況下篩選其他客戶中違約成本較低的,未來各家機構的風險控制力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劉娟秀認為,消費金融化的未來前景在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消費金融效率高、成本低,消費群體正在逐漸形成、壯大。雖然目前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有些混亂,風險較大,但是隨著互聯網金融整頓的完成以及金融監管的加強,互聯網消費金融環境將更加健康,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形勢也將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