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玉雕的驚艷,有誰知驚艷背後的驚險?

在玩賞和田玉的隊伍中,無論是行家、藏家還是普通的玩家,面對驚豔的作品都會讚歎不已,但是如果不親眼目睹玉雕的製作過程,也許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深刻地感受到驚豔背後的驚險…

都知玉雕的驚豔,有誰知驚豔背後的驚險?

採玉的驚險

和田玉的原生礦在巍巍崑崙山海拔幾千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上,在古代道路不通暢、交通工具不發達、開採設備不先進的前提下,採玉之人“千人往, 百人返;百人往, 十人返”,歷經艱險、九死一生只為採得美玉。

都知玉雕的驚豔,有誰知驚豔背後的驚險?

即便是在今天開採山料3500米以上依舊靠肩背手提人力搬運,3500米以下靠毛驢託運,崎嶇山路、漫天飛雪、一天四季、變化莫測,玉工們千百年來一直在惡劣的條件下打著一場驚險之仗。

選料的驚險

現在中國把透閃石成份佔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它已經成為一類產品的名稱,而並非單指新疆和田所產的玉。

都知玉雕的驚豔,有誰知驚豔背後的驚險?

目前市場上和田玉主要分為和田料、青海料、俄料和韓料,玉雕師在雕刻之前的選料時就要準確地判斷玉料的產地,一般情況下和田料油性重、青海料水潤、俄料白度高、韓料脆性大。

都知玉雕的驚豔,有誰知驚豔背後的驚險?

在選料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買,不同產地的價格各不相同,在同一產地中不同等級的玉料價格也不一樣,除了產地因素,和田玉還受到產狀的影響,子料、山料、山流水、戈壁料都有著不同的特徵,選料主要是“物有所值”,但是這簡單的四個字,沒有一雙火眼金睛很難做到。

切料的驚險

對玉雕師來說,切料就是賭博,一塊玉料在沒有切開之前,神仙也不知道里面的樣子,尤其是玉皮厚的賭性更大 ,玉雕師們切料前常調侃:這一刀下去說不定就切回舊社會了!

都知玉雕的驚豔,有誰知驚豔背後的驚險?

一塊從外面看沒有任何瑕疵的料子,說不定切開后里面就是裂、棉、僵、黑點,有的還可以依大改小、規避瑕疵、廢料利用,而有的幾乎沒有利用價值,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料直接打水漂了,那種欲哭無淚的感覺只有玉雕師最懂,而切料時的驚心動魄感也只有玉雕師深有感受。

雕琢的驚險

雕玉過程是一直做減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玉雕師們如履薄冰,不能出半點差錯,不能有一絲閃失。從切料到設計,從製作到完工,從拋光到打磨,玉雕師的心都是懸著的,他們在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懈怠、不能分心、不能走神。

都知玉雕的驚豔,有誰知驚豔背後的驚險?

雕琢一件精美的玉雕,需要玉雕師經驗豐富、技術全面、知識淵博、審美能力強、有藝術細胞、充滿正能量,必須心甘情願一輩子將這條驚險之路走到底的人。

都知玉雕的驚豔,有誰知驚豔背後的驚險?

都知玉雕的驚豔,有誰知驚豔背後的驚險,如果你也是藏玉之人,請你珍惜每一塊玉,它們的形成真的不容易……

[聲明:本文由淘古趣平臺自互聯網蒐集並整理發佈,侵刪。同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