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双丰收带动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特别是对

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新能源汽车对于动力锂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量密度、成本、安全性、热稳定性、循环寿命是动力锂电池的5个关键性能指标。正极材料作为动力锂电池的核心,占新能源整车制造成本大约30~40%

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现状

目前已大规模市场化应用的主要包括磷酸铁锂(LFP)、锰酸锂(LMO)和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三种类型。其中,磷酸铁锂和锰酸锂材料在基础研究方面已没有太大技术突破空间,其能量密度和主要技术指标已接近应用极限。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三元材料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长循环寿命、较高可靠性等优点,逐渐成为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主流。

「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几种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在关键性能上的比较

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市场应用情况

全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应用情况

「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世界主流电动车对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

我国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应用情况

「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国内主流电动车型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使用情况

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发展分析

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

2016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18GWh,其中动力锂电池的出货量由2011年的1.08GWh上升至2016年的40.52GWh,市场占比由2.32%上升至34.30%

201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达到143.5Gwh,其中汽车动力锂电池(EV LIB)的出货量达到58.1Gwh,储能锂电池(ESS LIB)出货量达到11.0Gwh,其他传统领域锂电池(Small LIB)出货量达到74.4Gwh。

受锂电池及其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的驱动,锂电池正极材料增长较为迅猛,2016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销量达到31.74万吨,同比增长42.1%,2011-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17%

从应用结构看,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可以细分为小型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动力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小型锂电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三元材料和锰酸锂,而动力锂电正极材料主要为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

「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2011—2016年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市场规模

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

2014-2016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6年中国的锂电正极材料产值达到217.6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43.3%,主要原因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带动了动力型锂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

「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2011—2016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规模

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展望

近3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出现了成倍的爆发式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生产国。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出现暴涨,导致在2015年中国出现动力锂离子电池产能不足的状况,各家动力电池企业迅速扩充产能。2015年中国国内动力电池的产能约为20GWh,2016年超过60GWh。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性增长带来了整体锂电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预计

2018年锂电总需求量将达到130GWh。2018年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预计将超过30万t。其中三元材料将快速发展,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未来NCM和NCA将成为车用正极材料主流,预计2018年三元材料使用量占车用材料的80%左右。

「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统计

世界大部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设定了规划目标,预计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累计将超过1800万辆,其中我国的目标数量最大

「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世界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

中国正极材料行业在全球动力锂电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一方面是部分中国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商在过去数年与国际锂电厂商磨合过程中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已逐渐接近国际正极材料同行中国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已经具备了国产化动力电池材的支持

;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旦市场需求增大,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产业的加速发展。

「凤谷」分析:国内外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