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题记:花了20年时间,奇瑞汽车始终没有“走出芜湖”,这是奇瑞汽车的宿命吗?未来的奇瑞会走向何方?

又是安徽。

1978年的冬天,寒风瑟瑟,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摁下朱红的手印,不惜冒着巨大的风险,私自决定“包干到户”。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包干到户

一场轰轰烈烈的时代巨变由此开启。若干年后,人们把“包干到户”奉为改革圣经。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40年后,2018年,夏天,5月29日下午,奇瑞汽车职工代表全票同意“混改”,愿意以200亿元左右的价格,“卖掉”奇瑞,想以此来为自己求得一个更好的未来。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消息显示,奇瑞汽车的这次改革,会很大概率上引进民营资本。“奇瑞混改”,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包干到户”呢?

暂时我们还不知道答案,混改也不是奇瑞汽车的首创。但由全体员工投票通过混改,奇瑞是第一个。这个意义非同一般。

在奇瑞汽车员工这一轮投票的背后,新势力和旧势力、管理层和中低层、地方政府和外来投资者,多股力量,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由此展开的博弈,和这个时代的脉搏一样,剧烈而杂乱。

以至于无论是身在其中还是身在事外的人,都有些摸不着方向。

但似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预感: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可问题是,怎么变?

奇瑞终究没能走出芜湖

四十年前,“包干到户”拯救了生产几乎停滞的广大农户经济,与此同时,私营经济开始兴起。

资料记载,1978年-1992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从14万人快速增加2467.7万人,私营企业达到13.9万户。

柳传志、鲁冠球、年广久等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群体就在那个年代发迹,成为闪亮整个时代的传奇故事。

奇瑞汽车的创立,缘起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的一个念想:干汽车!这个想法诞生于约1992年-1993年前后。

据记载,芜湖一家村办工厂一年近亿的利润,刺激到了芜湖市政府。于是,在芜湖市政府的主导下,芜湖市决定向汽车产业进军。

芜湖先是买进了一条从福特淘汰下来的生产线,随后由詹夏来带队北上,去找安徽老乡、一汽集团厂长耿昭杰,希望能够合作。

双方的合作没谈拢,结果遇到了一汽集团的“十大杰出青年”、安徽老乡尹同跃。詹夏来以一句“总是帮外国人干没出息”打动了尹同跃。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左詹夏来(董事长) 右尹同跃(总经理)2001年

《中国汽车四十年》当中也有这样的桥段,作者钱蕾的文章,《汽车销量破千万为何产业还“缺钙”》,文中写到:“曾有在外资企业工作的职业经理人发出‘不想卖一辈子车,都是别人的品牌’的感叹”。

由此,尹同跃被詹夏来以这个理由打动,加上他安徽老乡的身份,奇瑞汽车从此成为尹同跃的归宿,并非偶然。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尹同跃 2009年 “干不成,我跳长江”

随后,尹同跃又“骗到了”另外七个人,加上尹同跃,业内称为奇瑞汽车“八大金刚”,来到了芜湖,从一间小草房开始,干起了奇瑞汽车。

关于奇瑞汽车的创业,有一句话叫“小草房精神”,就是缘起于此。大致的意思是,起步很艰苦,甚至连饭都要自己做。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奇瑞创业初期的小草房

介绍奇瑞汽车的这段起步,重点是要说明一个问题:作为一家由芜湖市政府发起的国有控股企业,“如何走出或者不走出芜湖”,成了此后奇瑞汽车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奇瑞汽车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包括从上汽集团“借准生证”,开发风云、旗云、QQ等车型,逐步成长为中国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企业等等。

一度,奇瑞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代表。

直到今日,业内许多人依然认为,奇瑞汽车是国内自主车企少有的“技术流”,在人们的印象中好过吉利和长城,比一汽、东风、上汽、广汽等同样是国字辈的企业,更是好了不少。

直到2009年,奇瑞信心膨胀发布多品牌战略,推出四个品牌,由此陷入深渊。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奇瑞 瑞麒 威麟 开瑞

由于战线铺的太长,无论是技术储备、人才、管理办法,还是资金等,都不足以支撑奇瑞汽车的多品牌发展。

2013年,奇瑞不得不宣布回归一个奇瑞。但回归一个品牌之后,事实上,直到今天,奇瑞的“多品牌”战略并未真正终结。

奇瑞汽车2007年成立奇瑞量子,后改名观致,这个品牌吸走了奇瑞汽车大量的资金;2014年左右奇瑞又搞了一个凯翼汽车;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观致汽车

甚至2017年,奇瑞又宣布搞一个高端车型系列EXEED;同样是2017年,奇瑞商用车发布了“新品牌”捷途,奇瑞自己把这个品牌叫做产品序列,不承认这是一个新品牌。

2017年底和2018年初,奇瑞汽车先后卖掉了所持有的观致汽车25.5%的股份和凯翼汽车51%的股份。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但奇瑞汽车轻装上阵了吗?并没有。

如今,奇瑞汽车仍拥有凯翼汽车49%的股份,观致汽车25%的股份,100%控股奇瑞(乘用车)和开瑞(商用车)两大品牌,EXEED和捷途两大产品序列。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奇瑞高端序列 EXEED

如果说奇瑞汽车眼下对观致和凯翼的持股属于“战略投资”,显然有点说不过去。

这是奇瑞多品牌的“尾巴”,颇有些“尾大不掉”的意味。要彻底把这个尾巴斩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从国企改革的角度来看,彻底放弃观致和凯翼的股份,对芜湖市国资委来说,属于“出让国资”,这在政策上符合流程吗,会不会步子太大了,都是一个疑问。

尽管开瑞品牌宣布聚焦在低端商用车领域,但显然会分散“奇瑞”品牌的品牌精神,不利于品牌聚焦。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奇瑞商用车旗下捷途产品序列

EXEED和捷途两大产品序列,事实上还包括艾瑞泽、瑞虎两大“产品序列”,这四大产品序列同样会分散奇瑞汽车的“品牌聚焦属性”。

艾瑞泽和瑞虎旗下均有多款产品,某种意义上,这已经可以看做是独立的品牌。

如此看来,奇瑞汽车多品牌并列发展之心,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决策,和这样的局面,最后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也许只有尹同跃或者是芜湖市国资委才有答案。

多个方向上的反复折腾,让奇瑞汽车错过汽车企业崛起的最佳时机不说,还使得奇瑞汽车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因为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福特汽车的总裁艾伦·穆拉利也祭出了“一个福特”的战略,先后砍掉了捷豹路虎、沃尔沃两个豪华车品牌,使得福特汽车避免了破产的危机。随后,福特汽车专注于福特和林肯两个品牌,并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功。

为什么同样是“回归一个品牌”的战略,福特汽车取得了成功,奇瑞汽车却直到今日,依然包括有六个品牌(或车型系列),包括:奇瑞、开瑞、凯翼、观致、EXEED、捷途,这样的不同让人感到惊讶。

奇瑞汽车如今的失利,到底该由谁来承担责任?是在奇瑞汽车的创始人兼董事长的任上干了近20年的尹同跃,还是主要的控股方芜湖市国资委?没有人能说清这个答案。

为失败买单的是奇瑞员工

另一个方向上,奇瑞汽车是汽车行业国企发展的一个缩影。

汽车工业被称为工业中的工业,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已成国家之痛、民族之痛、政府之痛、企业家之痛、消费者之痛。

以上汽集团为例,其2017年销量高达690万辆,但自主乘用车却仅为52万辆,仅占7.5%。

民营企业方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年销量均超过了百万辆。

靠着这些民营势力,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才得以在整个市场中占到43%的市场份额。

国企显然落伍了,而且不是一点点。

但实际上,在一汽、东风、广汽这个级别的汽车国企里面,上汽乘用车算是发展的不错的。

当下,如何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以当下中国发生的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为例,尤其是“电动化”,国家不惜重度干预,把“纯电动线路”视作唯一的线路。

这样的现象令人惊讶,但这也反映出国家对整个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视。

如今的中国,在汽车领域,政府无疑扮演着全球最激进的改革者和干预者的角色。

“政府”的动力来自何方?显而易见,政绩和发展是核心的问题,至于“品牌”或者是“公司”,有时候不得不为GDP或者一方政绩做出妥协。

这就影响到了企业或者品牌的正常发展。这是中国汽车企业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

这样的现状非常的普遍,反倒是奇瑞,形式上看,政府部门的“控制”,看起来似乎更弱一些。

譬如就“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这个重要的领导位置来说,尹同跃掌舵已经差不多整整二十年,这使得奇瑞汽车反而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私企,譬如李书福之于吉利,王传福之于比亚迪,魏建军之于长城汽车。

国企方面,包括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党委书记和董事长”这个位置上的人选,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

尹同跃之于奇瑞,芜湖市国资委之于奇瑞,到底尹同跃代表的是谁?是创始人兼企业家,还是只是芜湖市国资委的代理人,即有人所说的“业余官员”?实在是难以厘清。

但奇瑞汽车的“乱局”却是事实,包括多品牌发展之乱,12年更换8任销售总经理之乱,以及一系列的人事调动。

就在奇瑞“混改”前夕,奇瑞汽车总经理陈安宁、总经理助理赵焕被传辞职。赵焕离职的消息已经被赵焕亲自发朋友圈证实,而赵焕彼时刚入职奇瑞约7个月时间。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由于赵焕的前媒体人身份,以及奇瑞汽车正处在“混改”的风口浪尖上,奇瑞的“动荡”显得从未有过的“巨大”。

奇瑞员工全票“混改”欲自我救赎,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小岗村

甚至有自媒体撰文直接把尹同跃写进了标题,撰文称:“举报尹同跃”,称,“对此,尹同跃作为一把手要负主要责任”。这样的标题,充满了满满的发泄的味道。问题是,仅仅举报“一个尹同跃”,有用吗?

5月29日奇瑞汽车职工代表投票之前,有奇瑞内部员工向本刊表示:“各个有能力的人都把奇瑞当做培训大学,现在的薪资与管理制度,根本留不下来优秀的人。工作六七年的人和新入职的新员工工资差不多,都不知道领导层在干什么,怎么想的”。

“大家对奇瑞期望都很大,这几年一直不温不火,关心奇瑞的都很着急。很多基层人想加班,想奋斗,但是根本就没机会,没工作。久而久之,奇瑞就是奇瑞大学了,大家学习几年就走了”。

视评君不确定上述员工的想法是否代表了奇瑞大部分员工的想法,但5月29日,当天下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召开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

请注意,是“全票通过”!这基本上意味着奇瑞汽车现有员工“弹劾”了奇瑞汽车当下的领导层。而大多数时候,“弹劾”常常和“下课”联系在一起。

某些人会因此下课吗?也许说不定,但奇瑞员工厌倦了现有的状态,希望做出改变,这是事实。

根据这个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入股奇瑞汽车。

本次职工代表大会后,奇瑞汽车将授权管理层与投资方开展增资扩股正式谈判。

视评君以为,奇瑞汽车的这一“混改决定”,正值中国政府试图更深、更远的推进混改的大环境之下,任何具有试验性质的混改方案,都有可能获得通过,包括国资让渡控股权等等重要的改变。由此,“奇瑞混改”的意义也许将会非同凡响。

然而,这一改革决定,会和40年前的小岗村“包干到户”大改革一样,达到一样的效果吗?没人知道答案。

就奇瑞汽车而言,一个新的时代来了,但是,对尹同跃们来说,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