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昨天發了一篇關於自己學多寶塔的文章,說要精臨一遍多寶塔。那是為了真實記錄下2017年3月份開始接觸多寶塔時的狀態。字當然寫得很不好,曬出來,難免引發一些評論,鼓勵的多,中肯客觀指導者也有,礙了觀瞻憤而噴之者也有,當然,我通通全盤照收了來,因為這樣,顯得真實。

但時至今日,那曾經信心滿滿的精臨一遍多寶塔的想法,也僅僅只是想法而己。因為後來我不小心喜歡上了篆刻,大半年的時間,整日裡就迷在了那石頭上挖窟窿的活計上,把精臨多寶塔這種枯燥無味的活拋之腦後。

多寶塔,這我曾經一直想要好好從它開始入手寫書法的顏體碑帖,因為始終不得其門而入,一直感覺不到寫字的進步,那種強烈的挫敗感、打擊感始終無法掙脫,沒有了成就感,這堅持的勁頭,就大打了折扣。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於是,在2017年10月,我乾脆捨棄了它,捨棄了這讓我歡喜讓我憂的多寶塔,轉而臨起了顏勤禮碑。顏勤禮碑在以前學校畢業後的一段孤寂歲月裡,曾經臨過,雖然時日不長,但對顏勤禮的熟悉程度比多寶塔多些。相對來說,顏勤禮蒼厚、老辣、中正、磅礴的氣息顯然更吸引了我。現在拾起,初寫的第一天,就覺得似曾相識感強烈,覺得這才是我想要的寫字的感覺。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寫字是一個枯燥的過程,一筆一畫,需要的是沉靜的心、沉穩的手,還需要沉得住氣的性子。但是,儘管如此,也與寫出好看的字沒有因果關係,也就是說,你用的苦功與寫出好的字不是必然聯繫。就象我寫多寶塔一樣,寫了兩三遍,始終還是覺得怎麼寫都不對。但是,如果你不用苦功,你必然不會寫出好的字,所以,功還是要下,只是,要下得對頭。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明白了這一點,我開始有意識的把時間不僅僅用在寫上面,開始注重看,看帖字,看自己寫的字,看別人寫的字。聽說這叫讀帖,和臨帖同樣重要。但這,說的容易,做得太難。因為你讀要讀得懂,再者你讀得懂了,還要做得到,否則,一切也只是白搭。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看別人寫字也是一種學習,怎麼看?當然是從網上找視頻看。網上什麼都有,這話一點沒錯,隨便一搜,什麼什麼名家臨顏勤禮碑的視頻多如牛毛。初起時如獲至寶,恨不得一日裡把所有的視頻一口氣看完,但看得多了,有些困惑也依然困惑。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首先,關於顏勤禮的筆筆中鋒問題,這是一個讓我非常困擾的問題。帶著這個問題去看網上視頻,就會發現,這家說了:沒有中鋒就沒有顏勤禮,言下之意,顏勤禮的每一筆,都必須是把筆豎直起來,用純中鋒寫就,否則,你寫不出勤禮碑的深厚與磅礴。但,另一家也說了:據我觀察,顏真卿並不是筆筆中鋒,很多筆畫,用的其實都是側鋒,比如這一豎,明顯筆鋒都遍向一邊,收尾都往左邊收尖了,還比如……有理有據,看來也一點沒錯。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關於回鋒,從小時候開始,老師教寫毛筆字就強調,用筆必須要回鋒,比如橫畫,明明要往右邊寫,但起筆應該從右往左入鋒繞一下再往右運筆,豎畫要先往上入鋒再往下運筆。這也是讓我很困惑的一個問題。於是在網上也看了,這家說:顏勤禮就是筆筆回鋒,不露筆鋒,應該回鋒把筆鋒藏起來,這樣的字看起來每一處起收筆都是圓潤飽滿的,才顯得顏體的沉穩與大氣。但,另一家也說:也不見得筆筆要回鋒,你細看顏體的很多橫畫,三角形都出來了,明顯就是露鋒入筆,哪來的回鋒,還有這一豎的起筆,明顯是寫完橫畫筆勢往上繞動形成的入鋒,又哪來的筆筆回鋒?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再看得多了,發現很多大家寫顏勤禮,其實或多或少都帶著自己個人的寫字習慣。於是,自己偷偷總了小結,現代人臨顏勤禮,也是風格多樣、各有千秋,只要寫得有顏味就成,至於誰優誰劣,並無定論,就看你喜歡哪一家的風格就是。不是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嘛,說的也應該是這理。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至於中鋒回鋒的問題,雖然我也不認為筆筆回鋒和筆筆中鋒是必須的,但回觀自己寫的字,側鋒確實是一個大毛病,這是讓整個字看起來幼稚有餘沉穩不足的毛病,更別說,大部分的字現在寫起來,平穩中正、中宮收緊還做不到,寫的時候似乎每筆每畫都很用功,寫完一看,整個字是散的、是歪的,沒有整體性,更別提統一性了。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這樣看來,不僅筆畫用鋒等問題依舊,字形結構,欠缺得可能更多。

說學書法楷書顏體之顏勤禮碑

學習應該是一個從差逐漸到好的過程,特別是寫字這東西,更不是一蹴而就,非一朝一夕之功可達,現下寫的曬的這些文這些字,但願日後回看,應自覺貽笑大方可笑至極,那才是對的,因為如果那樣,說明以後的我,比現在的我就有了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