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摘牌俩月又反悔!河南这家新三板企业资本路因何生变

申请摘牌俩月又反悔!河南这家新三板企业资本路因何生变

核心阅读

申请摘牌两个多月,捷安高科突然表示要留在新三板,筹划上市一年多,却在最后时刻撤回IPO申请……当下,国内资本生态正处于新一轮变局中,如何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更多企业当前面临的挑战

不走了,捷安高科决定留在新三板

6月7日晚间,捷安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继续在新三板挂牌,将向全国股转公司申请公司股票在股转系统终止摘牌。至此,捷安高科两个多月的摘牌之路宣告结束。

公开资料显示,捷安高科是一家位于郑州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主营业务为依托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技术,向铁路局、地铁公司和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院校等提供涵盖铁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化仿真实训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覆盖模拟驾驶、运输指挥、通信信号、综合检修、供电、自轮运转以及运营管理等轨道交通各领域。2014年1月24日,捷安高科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

在新三板挂牌逾4年,2018年3月23日,捷安高科向全国股转公司提交终止挂牌申请,并取得《受理通知书》。这家河南挂牌公司正式决定从新三板撤离。

一般来说,新三板企业摘牌大多出于三种原因。或因IPO、并购而摘牌,或因不符合新三板规范被淘汰,还有就是因挂牌成本和收益不匹配,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而信披义务、监管要求却增加了很大负担而摘牌。

然而,对于捷安高科来说,这三种原因似乎都不适用。

就在本次提交终止挂牌申请的20多天前,捷安高科就向证监会申请撤回IPO申报材料,所以不存在因IPO问题而申请摘牌。

此外,自2014年挂牌以来,捷安高科的融资之路也颇为顺利。四年来,捷安高科共非公开发行股份4次,累计募集资金9066万元。

对此,捷安高科在公告中表示,从新三板摘牌是基于公司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并根据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及资本市场计划路径,为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高经营决策效率。

然而,到了6月7日,摘牌突生变数。捷安高科发布公告要留在新三板。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业绩增长过快,捷安高科决定留在新三板募资缓解资金压力

捷安高科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因通过发行股份募集资金需要,拟继续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同时向全国股转公司申请终止摘牌。

据了解,捷安高科本次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75万股(含375万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500万元(含4500万元),全部由认购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同时,捷安高科表示,本次发行新增股东人数累计不超过35名。

捷安高科称,本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优化公司财务结构,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2017年,捷安高科营业收入2.17亿元,而2014年营收仅5443万元,短短三年时间,捷安高科营业收入几乎翻了两番。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捷安高科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据捷安高科测算,到2018年末,公司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包含应收账款、存货等)将超过2亿元大关,达到2.04亿元,与2017年末(1.36亿元)相比增长62.48%。除去经营性流动负债的抵消作用,其

流动资金占用额也将高达1.02亿元

因此,本次定增募资可谓未雨绸缪,提前缓解公司未来的流动资金压力,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捷安高科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本次发行股份完成后,将根据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考虑审慎决定是否再次启动摘牌程序

也就是说,这次终止摘牌也可能只是暂时的,募资结束后捷安高科仍有可能退出新三板。

不仅撤回摘牌申请,捷安高科还撤回了IPO申请

不仅撤回摘牌申请,就在几个月前,捷安高科还撤回了IPO申报。

那次又是什么原因?

早在2016年12月15日,捷安高科就向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辅导备案申请,并于当日收到河南证监局《辅导备案材料接收表》,并接受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辅导,辅导期自2016年12月16日开始计算。

经过8个月的辅导,到2017年8月11日,捷安高科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材料,并于2017年8月18日取得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获证监会受理。

2017年12月5日,捷安高科收到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

然而,到了2018年3月2日,捷安高科决定不上市了。表示公司因调整上市计划,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上市申报材料。

2018年3月12日,捷安高科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终止审查通知书》,IPO之路正式结束。

其实,不仅仅是捷安高科,在此之前,2月22日,新三板挂牌企业郑州凯雪冷链也宣布终止IPO并撤回申请文件,给出的理由为公司拟调整上市计划。在其之后,3月30日晚,平原智能同样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3月28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撤回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的议案》,这距其招股说明书预披露更新仅10天。撤回申请的原因,也是因公司上市计划的调整。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

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IPO审核全面从严,过会率频创新低,同时IPO被否三年内不得借壳上市的新规是导致IPO排队企业撤单的主要原因。

申请摘牌俩月又反悔!河南这家新三板企业资本路因何生变

从全国范围来看,IPO生态正处于新一轮变局中。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7日,证监会今年共审核105家公司上市首发,其中55家通过,通过率仅为52.38%,远低于2017年79.33%的通过率(审核479家,通过380家)。

摘不摘牌?——这是个问题

不仅仅是捷安高科,很多新三板企业在是否摘牌这件事上举棋不定。

2018年4月17日,超卓航空董事会通过了《关于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议案》,称为了降低经营管理等成本,集中资源专注于业务拓展,拟申请公司股票在股转系统终止挂牌。

然而,在一个多月后的股东大会上,本次议案遭到93.45%的反对票否决。超卓航空表示,今后视公司发展和形势考虑是否重新履行相应决策程序。

不过,这还是最“纠结”的。在是否摘牌这件事上,ST永宇可以算是“选择困难症”重度患者。

5月18日,ST永宇发布《关于取消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摘牌的公告》,这家公司在经历了拟摘牌、拟终止摘牌之后,纠结再三还是选择了摘牌。

3月12日,ST永宇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申请在股转系统终止挂牌,公司及实控人已就摘牌事宜与公司股东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并初步达成一致。

然而刚刚过去一个多月,ST永宇就后悔了,于4月23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现因战略发展规划调整需要,拟继续在股转系统挂牌。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故事在5月18日再次发生反转,ST永宇继续在股转系统挂牌的议案遭到了股东大会的全票否决。

截至目前,ST永宇终止挂牌的申请材料已获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受理。纠结再三,ST永宇还是选择了摘牌。

摘不摘牌?对于很多新三板挂牌公司而言,这是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