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地箍韻耀古今

貨幣是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賬單位的一種工具,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歷史上不同地區曾有過不同的商品充當過貨幣,後來貨幣商品逐漸過渡為金銀等貴金屬。中國古代貨幣主要有貝幣、銅鑄幣、銅錢、金銀和谷帛貨幣、鈔幣等。鑄幣是指鑄成一定大小形狀,具有一定重量和麵額價值,充當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屬貨幣,古代鑄幣材料以銅為主,以後相繼出現金銀鑄幣。據最近的考古研究,鑄幣的前身是貝幣、骨幣。廣東地處祖國南疆,在古代被描述為瘴氣瀰漫的蠻荒之地,文獻史料很少記載這裡的鑄幣情況。

漢唐之際粵鑄幣的短缺

根據出土的古錢實物資料分析,廣東在秦代開始使用金屬鑄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任囂率軍逾嶺南下,公元前214年,建南海郡。任囂死後,趙佗以武力合併了桂林郡和象郡,以番禺(今廣州)為都城,建立了南越國。關於這一時期,廣東所使用的金屬鑄幣是從中原流入,還是廣東自鑄,現在還不清楚。這種錢鑄有小篆“半兩”二字,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把大篆簡化為小篆,這也反映在錢文上。

1974年在廣州市中山四路兒童公園與靠近城隍廟的地點出土了秦漢時期的半兩錢。1995年在上述地點的南越國王宮遺址的發掘中又發現了秦、漢半兩錢與鎏金“四銖半兩”、鎏金五銖錢。根據出土實物和工作記錄,歷年來廣州城、郊及本省一些市、縣都有秦、漢“半兩”、漢“五銖”、新莽“大泉五十”、“貨泉”、“布泉”等錢出土,可知秦漢時期廣東地區所使用的貨幣與中原相同。在南朝蕭梁時期,廣東曾以金銀為貨幣,《隋書食貨志》稱梁初“交廣之域,全以金銀為貨”,近年來,廣東多次在南朝遺址中發掘出土波斯銀幣,可以佐證。

唐朝武宗會昌年問,朝廷廢天下佛寺,銷燬銅佛像和寺廟各種法物器具,命令各州設錢坊鑄“開元通寶”紀地錢,在錢的背面鑄上州名,俗稱“會昌開元”。其中鑄有“廣”字的開元通寶錢是廣東有文字實物可考的最早的鑄幣。

粤地箍韵耀古今

五代十國時期,劉奠割據嶺南、交趾(今兩廣和越南地區),在廣州曾鑄乾亨銅錢,有“乾亨通寶”和“乾亨重寶”兩種,鑄制數量很少,前者尤其稀少。這些銅錢是公元917年劉奠稱帝,改元乾亨時所鑄。乾亨二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因南漢統治者荒淫無度,橫徵暴斂,致使經濟蕭條。為了應付困境,劉龑便濫鑄鉛錢,錢文為“乾亨重寶”,以十枚當銅錢一枚使用,這是嶺南首次大規模造幣。這種錢製作粗劣,文字不清晰,大小不統一,是中國最早鑄制的鉛錢。

乾亨重寶鉛錢背面有“邕”或“邑”字與光背三種,以光背為多。從乾亨重寶鉛錢製作粗劣、大小參差不齊,文字書法潦草、歪斜的現象分析,當時南漢鑄錢工匠的技術及文化素質都比較差。根據考察實物,有些“邕”字的部首很細微、模糊,難以看得清楚,“邑”字實為“邕”字之訛誤。“邕”是指廣西邕州,邕州在唐代貞觀年問設置,十國時期為南漢領地。

廣州地區時有乾亨重寶鉛錢出土,曾在黃華路基建工地出土近500斤,為出土較多的一次。20世紀50年代在廣州北郊出土窖藏乾亨重寶鉛錢更多至700斤。1984年在陽春縣石望公社鐵屎徑古代)臺煉遺址中發現七件“乾亨重寶”錢石範,1985年在上述遺址中又出土了十多件“乾亨重寶”錢石範,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廣東在南漢時期已大量使用貨幣。 自晉至唐,歷代都曾禁錢逾嶺,嶺南社會(除廣州外)錢幣流通極為有限,至南漢一代,民間普遍用錢,促進了嶺南地區商品的流通。

宋至明粵鑄幣的發展和侷限

宋代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長期分裂割據的狀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貿易得到恢復和發展,銅錢流通量需要日益擴大,加上“兩稅法”施行後,以錢納稅,錢幣需求量劇增,普遍出現了錢荒現象。當時廣東所產鐵多用於鑄錢,神宗初年因全國銅錢不足,曾令廣南兩路用本地鐵鑄小錢,只在兩路流通。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北宋慶曆年間,廣東韶州(今韶關市)發現銅礦,藏量豐富,每年可開採25萬斤。仁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於韶州設永通錢監(錢監是宋朝的鑄錢機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又在惠州設阜民錢監。至熙寧年間,永通、阜民二監年產錢分別為80萬貫和70萬貫,在全國居於一、二位,使廣東路從神宗時起正式成為行使全國統一貨幣的地區,大大地促進了嶺南地區商品的流通,並且有餘錢上調京師庫藏。由於當時各地鑄錢只鑄上年號而不鑄地名,所以無從分辨出哪些是廣東的鑄幣。

南宋時期,礦業凋零,永通、阜民二監鑄錢銳減,終被廢棄。

粤地箍韵耀古今

元朝末年,朱元璋率軍推翻元朝統治,廣東曾鑄“大中通寶”錢,明朝初期鑄“洪武通寶”錢,各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當十”五種錢,背面都鑄有“廣”字。崇禎年間,曾鑄“崇禎通寶”錢,背面也有“廣”字,有學者認為這種錢並不是廣東鑄幣,它鑄於廣德州(今安徽省廣德縣)。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連年災荒,李自成、張獻忠領導饑民暴動,吳三桂趁機引清兵入關,建立了清朝統治。南明桂王朱由榔於1646年在廣東肇慶建立政權,曾鑄“永曆通寶”錢,有“一釐”、“二釐”、“五釐”與“一分”四種權銀錢(對銀作價),錢文為楷書。有些小平錢背面有戶、工、御、敕、督、部、道、府、留、粵、輔、明、定、國等字。篆書和行書“永曆通寶”錢則是日本人代鄭成功所鑄。

粵地繁榮促進鑄幣飛躍發展

清朝康熙年間在廣東設廣州府鑄局,鑄造“康熙通寶”錢,背面鑄有“廣”字滿漢文對照。雍正年間,制錢鑄造局改稱為廣東寶廣局,先後鑄有“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咸豐通寶”錢,背面都鑄上滿文“寶廣”二字。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因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攻陷廣州,寶廣局停鑄。同治年間寶廣局鑄“同治通寶”錢,背面也鑄滿文“寶廣”二字,又鑄制“同治重寶”大錢,背面有滿文“寶廣”和漢文“當十”四字。光緒初年鑄“光緒重寶”大錢,形制與“同治重寶”相同。

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吉林率先使用機器試鑄銀幣,但並未發行流通。正式用機器大量鑄造銅錢和銀幣則首推廣東錢局。

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奏請創辦廣東錢局,獲得批准後,在廣州大東門外黃華塘(今黃華路)選址,並通過中國駐英公使劉瑞芬購買英國伯明翰喜敦廠出產的鑄幣機器,廣東錢局於光緒十五年五月投產。最初鑄造“光緒通寶”制錢,背面鑄有“廣”字滿漢文對照與“庫平一錢”四字,後改為滿文“廣寶”二字,這是我國以機器鑄錢的開始。接著,廣東錢局試鑄銀幣“七錢三分版”有庫平“七錢三分”“三錢六分五釐”“一錢四分六釐”“七分三釐”“三分六釐五”五等幣值。這套機制銀幣為中英文對照,但把英文置於銀幣正面不符合清朝的幣制(俗稱“七三反版”或“七三番版”)。而且這套銀幣分量偏重,原意為驅逐外幣,但被民間收藏或熔燬以牟利,反而不能正常流通,因此停鑄。這套“七三反版”銀幣正面鑄“光緒元寶”四字,滿漢文對照,外列英文。背面正中飾蟠龍紋,上有“廣東省造”四字,下方標明重量。又試鑄“七錢二分版”銀幣,因“仍置洋文於正面,體制未合”不予發行流通。次年開始大量鑄制新版銀元,分“七錢二分”、“三錢六分”、“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和“三分六釐”五等幣值。銀元正面鑄“光緒元寶”四字,滿漢文對照,上有“廣東省造”四字,下方標明重量。背面鑄蟠龍紋,外列英文。這種銀幣制作精整,圖文清晰,俗稱“龍洋”,它是我國最早用機器鑄制的流通銀元。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廣東巡撫剛毅為慈禧六十壽辰鑄造“壽”字雙龍紋壹兩銀質紀念幣。這種銀幣正面鑄“光緒元寶”四字,滿漢文對照,兩旁飾蝙蝠紋,上有“廣東省造”四字,下有“庫平重壹兩”五字。背面正中有圓形篆書“壽”字,外飾二龍戲珠紋,這種銀幣鑄量很少。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廣東錢局開鑄銅元,銅元俗稱銅板,廣東稱銅仙,這是我國最早鑄造和使用的銅元。銅元正面鑄“光緒元寶”四字,中心有滿文“廣寶”二字,外圍上方鑄“廣東省造”四字,下方有“每百枚換一圓”六字,後改為“每元換制錢十文”七字,背面為蟠龍紋,外繞以英文。同時試鑄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五文銅元,並未發行流通。光緒三十二年,廣東錢局改名為度支部造幣粵廠,將“光緒元寶”銅元改鑄為“大清銅幣”,其正面鑄“大清銅幣”四字,中心有“粵”字,外圍上方有滿文“光緒年造”四字及漢字紀年,下方有“當制錢十文”五字,左右兩側有“戶部”二字,背面為蟠龍紋,外圍上方有“光緒年造”四字,下方繞以英文。同時試鑄“粵”字大清銅幣二十文,沒有發行流通。另外,機鑄一文銅幣也是由廣東首創。光緒三十二年兩廣總督岑春煊停鑄制錢,統一鑄當十銅元,同時又加鑄一文銅幣,以作為零用。一文銅幣正中有圓孔,正面鑄“光緒通寶”四字,背面鑄滿文“廣寶”二字。宣統年間鑄“宣統通寶”一文銅幣,形制與“光緒通寶”一文銅幣相同。

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廣東錢局鑄宣統元寶銀幣,有七錢二分和一錢四分四釐兩種,正面為“宣統元寶”四字,滿漢文對照。外圍上方有“廣東省造”四字,下方標明重量,背面為蟠龍紋,外繞以英文。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廣東錢局改名為廣東造幣廠,開始用新錢模鑄毫銀,毫銀有貳毫和壹毫兩種,俗稱雙毫和單毫,以鑄制雙毫為主。雙毫正面有“貳毫銀幣”四字,上列中華民國國號與年份,下方有“廣東省造”四字。背面中心紀值,外圍繞以英文。由於雙毫大小適中,使用方便,深受廣大商民歡迎,得以大量流通,成為廣東的主幣,並流通到廣西、上海等地。

民國初年,廣東也改鑄新式銅元,一面正中鑄“壹仙銅元”四字,上列中華民國國號及年份,下有“廣東省造”四字;另一面鑄阿拉伯文“1”字,外圍列英文,譯為“廣東1仙”。民國七年鑄“貳仙”銅元,貳仙銅元鑄量很少,流通很有限。民國八年廣東鑄造發行“五仙鎳幣”,這是我國最早發行的鎳幣,民國十年改為“半毫鎳幣”。

民國十三年由於社會動盪,物價高漲,所鑄貳毫銀幣因含銀量低,市面發生拒用風潮,致使流通受阻。後改鑄孫中山像貳毫銀幣,銀幣正面有孫中山側面像,背面飾嘉禾紋,中心紀值,上有中華民國國號與年份,下有“廣東省造”四字。這種銀幣以民國十八年鑄造發行量較多,同時也鑄造發行同樣款式的壹毫銀幣。至民國二十四年,全國實行幣制改革,廢除銀幣的鑄行,毫銀開始退出流通領域。

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陳濟棠在廣東鑄制壹仙銅幣,因這種銅幣的鑄造與當時國民政府頒佈的法幣政策背道而馳,所以發行不久即被廢止,銅幣正面為五羊圖案,中心有圓孔,孔外飾齒輪紋,上有“中華民國廿五年廣東省造”十一字,邊緣飾回紋。背面圓孔外圍以五個篆書“羊”字連結成回紋的形狀,左面飾稻穗紋,右面為“壹仙”二字,邊緣飾纏枝紋。

廣東近代率先使用機器鑄制銀幣、銅元,以先進技術使我國陳舊的鑄幣工藝煥發青春,開拓了中國貨幣史上的一個新紀元。廣東貨幣種類繁多,幣材多樣,自鑄銀幣的廣泛使用形成了貨幣的銀本位制度,豐富了我國的貨幣文化,成為中國貨幣史上重要的一頁。

粤地箍韵耀古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進入圈子、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無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