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人要种900万株野花——野花能“杀虫”,你信吗?

◎沈川

【盛夏已至,生机盎然,欧美国家的人对“野花”动起了脑筋,解锁了N种玩法,比如英国为900万伦敦人种野花,让钢筋水泥森林般的城市多了自然的清新;瑞士人在农田种野花取代杀虫剂,让蜂飞蝶舞赶走了害虫;纽约人借“野花周”让人们重新亲近大自然⋯⋯他们用实践证明,“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是有道理的。】

伦敦人要种900万株野花——野花能“杀虫”,你信吗?

人们可以在“发现春天之美”的徒步活动中认识各种奇花异草

伦敦人花5英镑种出600朵野花

已经拥有830万株树木和14000多种野生植物的英国首都伦敦,不久前又脑洞大开:非营利性活动“伦敦国家公园”与野花种子生产企业“种球(Seedball)”联手,发起了名为“为伦敦人种野花”(Wildflowers For Londoners)的众筹公益活动,要为这座9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种上900万株野花。参加该活动的市民只需花5英镑,就可以获得邮寄20个野花种球。不管是门前屋后,还是行道树下的空地、阳台上的花盆,只要间隔10〜20厘米将20个种球种下,浇点水,就能坐等600多朵野花美丽绽放。

伦敦人要种900万株野花——野花能“杀虫”,你信吗?

参加“为伦敦人种野花”活动的市民只需花5英镑,就可以获得邮寄20个野花种球。

“伦敦国家公园”是国家公园与草根运动结合的社会活动,目的是要让更多伦敦市民走出户外、亲近大自然;让伦敦的林荫绿水覆盖率超过50%,改善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让城市更具吸引力;同时宣传伦敦作为“全球首座国家公园城市”的意义,让居民和游客都能认同这种理念。

“野花”其实并不野,它们是土生土长的开花植物,是特定地域本来的主人。项目提供的野花种球很贴心,外表用黏土包裹,为了防止虫子“打扰”还拌上了辣椒面。野花种子都天然采摘于伦敦本土野花,有两种组合。

“蝴蝶组合”包括甘菊、矢车菊、珍珠菊、勿忘我、黄葵,还有夜晚开花的捕虫草、紫色马鞭草等,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栽种;而“城市绿地组合”则包括柳穿鱼、樱草、牛眼菊和朝颜剪秋罗等,适合种在有一定污染的地方,比如道路两旁。每个种球包含30粒种子,视降水和栽种地点不同,大约2〜7周之后就会有10个左右的小芽冒出来,6月下旬就能看到第一朵花儿。一年生野花的种子当年就能开花,而种球中还搭配了多年生的野花种子,要等到次年才能看到更多的花朵。

市民每买一组野花种球,“种球”公司就会向“学校种子银行”项目捐赠同等数量的种子;当然如果市民愿意直接捐款也行,“学校种子银行”项目则会获得市民和“种球”公司的双份野花种子。活动如果顺利,到2019年,所有伦敦在校生都将获得为伦敦种下野花的机会。“学校种子银行”项目和“为伦敦人种野花”活动,都是“伦敦国家公园”计划的一部分。

伦敦人要种900万株野花——野花能“杀虫”,你信吗?

“为伦敦人种野花”众筹公益活动提供的野花种球

英国人对野花保护历来十分重视。今年复活节,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慈善机构“英国植物生命”(Plantlife UK)就发起了名为“寻觅大不列颠野花”的活动,市民可以根据“英国植物生命”提供的68种野花档案,走进大自然去寻找它们的倩影,其中12种野花可以按照“英国植物生命”制订的行为守则进行采摘,而遇到其他野花则只能拍照。活动参与者可以将野花照片上传,即使没遇到相应野花,也将为环保组织提供有益的信息,让以后的野花保护活动更有针对性。让市民亲近大自然与野花保护可谓结合得天衣无缝。

“野花是最好的杀虫剂”

栽种、保护野花并不只是为了赏心悦目。大黄蜂、蜜蜂和独居蜂等各种蜂类是开花植物的主要授粉昆虫,授粉蜂类为英国经济每年贡献18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55亿元),而野花数量锐减却直接威胁了蜂类的生存。蝴蝶、食蚜蝇以及某些蛾都会为花朵、蔬菜和水果授粉,可英国3/4的蝴蝶种类处于日益减少的状态。通过扩种和保护野花,授粉昆虫的减少趋势或将得到缓解。

伦敦人要种900万株野花——野花能“杀虫”,你信吗?

授粉蜂类为英国经济每年贡献18亿英镑

害虫是农民种地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美国每年使用杀虫剂约10亿磅(约合4.5万吨),其中90%用于农业生产,杀虫剂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使大量益虫无辜“躺枪”。英国针对62种蜂类开展了一项历时18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英国约有一半的野生蜂数量减少是杀虫剂引起的。

伦敦人要种900万株野花——野花能“杀虫”,你信吗?

美国纽约“野花周”的活动主旨很简单,就是通过这些活动让纽约人走进大自然。

2012年,瑞士苏黎世州和阿尔高州曾开展“套种野花杀灭害虫”的实验,研究成果刊登在2015年英国期刊《皇家学会报告》上。黑角负泥虫是广泛分布于欧洲、西亚、北美等地的害虫,一般在林地越冬,每到春天其幼虫就会危害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它的天敌包括步行虫、隐翅虫、捕食性花蝽、瓢虫、草蜻蛉幼虫和寄生蜂。研究人员2012年4月在15块农田四周随机播撒了矢车菊、芫荽、莳萝、春黄菊、有喙欧芹、荞麦和虞美人等一年生的野花种子。这些野花的花期与当地黑角负泥虫虫害高发的时间基本吻合,既能为害虫的天敌提供花蜜和栖息场所,又不会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栽种野花的农田没有使用杀虫剂,2012年7月的调查数据显示,黑角负泥虫的密度较未种野花的对照组降低了40%〜53%,庄稼的虫害程度降低了61%,同时有益的授粉昆虫“光临”农作物的频率提高了25%。野花也因此被研究人员称为“最好的杀虫剂”。

眼下,英国生态与水文研究中心(CEH)联合几家研究机构正开展一项为期5年的大型研究,名为“打造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其中一项实验比前述的野花研究更进了一步:2017年秋天,研究人员在英格兰中部和东部挑选了15块耕地,将野花套种在耕地中间而不是四周。由于有GPS助力,现代农业在收割时节完全可以避开野花带,所以这些野花带可以全年留在地里,为益虫提供庇护之地。

伦敦人要种900万株野花——野花能“杀虫”,你信吗?

英国生态与水文研究中心在英格兰中部和东部挑选了15块耕地,将野花套种在耕地中间,灭虫效果显著。

研究人员准备从冬季的小麦,到油菜,再到春季的大麦,进行连续一整个农作物播种周期的观察和比较。理查德·派威尔(Richard Pywell)教授挑中了牛眼菊、红三叶草、黑矢车菊和野生胡萝卜,野花带有6米宽,面积仅占总耕地的2%。初步实验表明,野花种植间隔100米,益虫们的“火力”就足以完全覆盖其间农田里的害虫。

对草蜻蛉、瓢虫、食蚜蝇和寄生蜂等益虫来说,捕食蚜虫、飞虱之类的那都不是事儿,可如果少了野花助阵,益虫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很多种寄生蜂都喜欢吸食野花的花蜜、花粉,若没有花朵,它们的产卵量就会锐减。过去曾有研究将野花种植在农田四周,可是由于这些益虫的活动范围实在有限,所以此次研究将野花种到了庄稼中间,效果大大提高。

此外,野花的栽种、修剪和清除都很方便,且野花的高度比草丛高,更有利于吸引益虫,它们专门消灭藏匿在农作物茎秆和种荚中的害虫。

纽约举办了十届“野花周”

钟爱野花的城市不只是伦敦,还有美国纽约。今年5月11日〜20日是纽约的第十个“野花周”,主角是纽约5个行政区总面积达5.3万英亩(约2.14公顷)自然空间里的778种本土植物。“野花周”的主旨很简单,就是通过这些活动让纽约人走进大自然,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并将这种传统传递给下一代。

在一周时间内,市民可以参加各种免费的活动,活动形式可谓令人眼花缭乱。比如,在“发现春天之美”的徒步活动中,斯塔顿岛的自然保护学家带领人们边走边认识轮生叶黄精、加拿大五月花、野生天竺葵、八角莲、虎耳草和各种紫罗兰;在“蝴蝶与本土植物分享”活动里,参加者聆听了关于授粉昆虫与本土植物的专业讲解,并获得免费的本土植物带回家种植;在“春天迁徙性鸟类观赏”活动中,人们走进公园观察迁徙性鸟类如何觅食栖息,同时欣赏黄连、延龄草等各种春天开花的植物⋯⋯

“野花周”活动的背后是各种自然保护机构、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无私奉献和精心策划,它是纽约人对自然保护理念高度认同的结果。

本刊原创,如需要转载,请联系《环境与生活》杂志。

网编:吴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