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推行「漢字簡化」,蔣介石爲何最終無奈放棄?

漢字的神奇之處在於,一個孩子只要熟練掌握三千個左右的漢字,就可以毫無障礙的閱讀報紙,即使有詞彙上的缺失,也可以“望文生義”猜中一二。相比之下,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即便掌握了八千個單詞,在閱讀《紐約時報》時依然會遇到大量生詞。

這“三千個左右的漢字”,指的是簡體字,如果換成繁體字,就很麻煩了,更不要說書寫,所以在中國古代,乃至民國時期識字率都很低,文盲率高達80%。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

埃加德·斯諾的《西行漫記》中則表示:在當時西北地區“除了少數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幾乎沒有人識字。文盲幾乎達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個角落”。

歷史學家唐德剛也曾說,“一個人如果想把美國紐約時報全部通讀,那你就得認識五萬個單詞,才能做到。五萬個字是什麼概念,那就是一個漢語大字典,或者是康熙字典,把康熙字典裡的所有的字都認識,才能看報紙、看書,對我們中國人來說簡直就是個天大的難題,可是拼音文字就是這樣,外文單詞就是這麼多。漢字和英文比較,究竟哪個難學哪個容易學,還真得打一個問號。

兩次推行“漢字簡化”,蔣介石為何最終無奈放棄?

1919年,隨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爆發,隨著白話文逐漸取代文言文,改革漢字的呼聲逐漸高漲,畢竟只有提高識字率,才能促進社會文明開化,實現國家富強。胡適、蔡元培、周作人、林語堂等都是漢字簡化的堅定支持者。

1920年,語言學家錢玄同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主張推廣簡體字。1922年,錢玄同和北京大學教授黎錦熙向中華民國政府國語統一籌備會提交《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其中提出8種簡化策略,這是第一次系統提出漢字簡化方法。

據史料記載,當時蔣介石對此表示關注,曾詢問教育部部長王世傑的意見,王世傑回覆道:’我個人認為,有的漢字筆畫確實太多,應該作些簡化,但只能逐步進行。’於是,蔣介石決定逐步推行簡體字。

兩次推行“漢字簡化”,蔣介石為何最終無奈放棄?

1935年8月21日,國民政府教育部向全社會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共計324個,還通令全國,“凡小學,短期小學,民眾學校各課本,兒童及民眾讀物,均應採用部頒簡體字”,以上各種教材,如不採用簡體字,則“不予審定”。

但蔣介石主導推動的漢字簡化,卻遭到國民黨中央常委、考試院院長戴季陶等的強烈反對。戴季陶猛烈抨擊“簡化漢字荒謬十足,破壞了中國傳統文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如果不收回《簡體字表》,他將不參加蔣介石及國民黨中央召開的任何會議。

兩次推行“漢字簡化”,蔣介石為何最終無奈放棄?

蔣介石礙於戴季陶是國民黨元老,只得妥協下令暫不施行簡化漢字。1936年2月,戴季陶進一步促使蔣介石以“國民政府”的名義下了一道“不必推行”簡化字的命令,官方推動的漢字簡化至此夭折。

國共內戰結束後,蔣介石去臺灣後,在1952年再次推動漢字簡化,並表示“我們的漢字筆畫太多,士兵教育困難,學生學習難度也太大。民國二十四年,我們在政治委員會上通過了一個漢字簡化方案,因戴無仇(戴季陶)的激烈反對而未施行,很遺憾。沒有想到,只過十幾年,他就不在了,我覺得漢字還是應做適度的簡化。”

兩次推行“漢字簡化”,蔣介石為何最終無奈放棄?

時任“考試院副院長”的羅家倫盛讚“總裁此舉極其英明”,並公開說“中國文字必須保存,但要保存中國文字,則必須簡化它,使民眾便於學習和運用”。

廖維藩、胡秋原等106名“立法委員”對羅家倫的言論極為不滿,提交議案:“為制止毀滅中國文字,破壞中國文化,危及國家命脈,特提議設立文字制定程序法……

隨即引發了一場漢字繁簡之爭。其間《聯合報》做過一次民意測驗,參與者中,贊成漢字簡化者7315人,反對者4807人。

就當臺灣爭論愈演愈烈之時,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了國務院的《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法定的簡化字在中國大陸地區取得了“規範漢字”的地位。

兩次推行“漢字簡化”,蔣介石為何最終無奈放棄?

請點

出於政治的考慮,蔣介石只能反其道而行之,轉而提倡繁體,直到今天推廣繁體字,也還是臺灣當局的一貫立場。

漢字簡化後,也造成了一定的割裂了中國文化,有人表示,如今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厰空空,麵無麥,運無車,導無道,兒無首,飛單翼,有雲無雨,開関無門,鄉裡無郎,聖不能聽也不能說,買成鉤刀下有人頭,輪成人下有匕首,進不是越來越佳而往井裡走,可魔仍是魔,鬼還是鬼,偷還是偷,騙還是騙,貪還是貪,毒還是毒,黑還是黑,賭還是賭。

但論及日常應用,簡字優於繁字,用起來方便;追根索源,繁字則為簡字之根,學起來,不要丟。但應該用簡識繁,而不是去提倡恢復繁體字,畢竟簡體字才有利於表達與信息的交流。

2016年2月,美國《全球主義者》雜誌指出,新中國建立時,中國人的識字率不足20%,現在識字率已達95%。中國也已經成為GDP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大國,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漢字簡化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