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户销售中,如何量化客户的支持程度?

大客户销售中,如何量化客户的支持程度?

一、正确理解支持程度

经理Review项目时,经常会问销售人员:“这个项目,客户那边的支持度怎么样?”

销售人员经常回答:还行。

还行,究竟是行?还是不行?估计只有销售人员自己心里才清楚。

支持程度,是指客户的某个关键人,此处此刻,对于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支持度。

为了正确的理解支持程度,我们要思考七个问题。

1、支持度,是客户公司对我们的态度吗?

B2B销售,字面理解是A企业(客户)和B企业(供应商)之间的销售,实质上A企业的一群人和B企业的一群人之间的销售,依然是人和人之间的销售。

企业本身没有购买需求,只有具体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才会有购买需求。表面上看,是A企业向B企业采购,实质上A企业的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向B企业购买。

因此,支持度不是A公司是否支持B公司,而是指A公司里某一个具体的人,赵钱孙李等人,是否支持我们来做这个项目。

销售罗盘中将对项目有影响项目的人,细分为九类,分别是E-DB(最终决策者)、E-PB(辅助决策者)、U-WB(直接应用受益者)、U-BB(间接应用受益者)、T-CA(标准把关者)、T-FB(预算支持者)、T-AB(流程审批者)、C-C0(指导教练者)、C-CA(内部提倡者)。详细内容参见《哪些人会影响这个项目的决策?》(点击直接阅读)

因此,我们分析支持度,就是分析这九类人,对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支持程度。

2、支持我们的人,数量多,赢率就大吗?

在分析支持度时,一定要结合客户的组织结构,不能单纯看支持者的数量。

例如,甲乙两个项目,其中甲项目,有四个人支持我们,这四个人都是使用部门的基层和中层。乙项目只有两个人支持我们,一个是辅助决策者,一个是使用部门的高层。

单纯从数量上看,可能甲项目赢率较高;如果结合客户组织结构来分析,乙项目赢率更高。

3、客户喜欢销售人员或销售人员所在的公司,就意味着客户支持度高?

有些销售人员,天生亲和力很强,很快能和客户打成一片,吃喝玩乐,称兄道弟。客户愿意和销售人员凌晨喝酒吃烧烤,是否就意味着支持度很高?

有些客户喜欢接待一些知名企业的销售人员,因为这些公司经常组织一些技术研讨会、论坛、安排活动。和这些知名企业打交道,客户觉得自己能量很大,很有面子。客户支持这个知名企业,但是未必支持他们来做项目。

因此,客户喜欢销售人员或者销售人员所在的公司,并不等同于支持销售人员去做这个项目。支持程度,是针对一个具体项目的SSO。

4、客户内部的关键人,能保持中立吗?

客户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对我们的方案,或多或少的都有所了解;他只要和销售人员打过交道,就对销售人员有印象。因此,客户内心深处,一定会隐隐的有种舒服或者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把多个供应商摆在他面前,请他打分,他不会给每家供应商相同的分数。很多时候,他可能口头说“我觉得你们都不错,我都支持”;但内心深处,一定不是这么想的。

5、支持度,是固定不变的吗?

客户支持度,是此时此刻,客户里的某一个关键人,是否支持我们做这个项目。这个支持度,是可以变化的。销售人员的职责,就是要赢得尽可能多的人,支持自己。

每次分析项目时,我们都要仔细分析,看看和上一次相比,关键人的支持度有无变化?这种变化是因为我们努力而发生的吗?销售人员要特别警惕,支持度的异常变化。

外界环境的变化、客户内部自身的变化、销售人员的行动、竞争对手的行动,都会对客户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客户关键人的支持度。

在项目初始阶段,有一两个关键人比较认同我们方案,已属万幸;随着项目推进,销售人员必须巩固和提高关键人的支持度,并发展更多的人支持我们,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6、还没接触的关键人,如何评估?

大客户复杂销售有一个观点:未知=风险。

如果一个人会参与决策,但是我们还没有任何的接触,不知道他的概念,不知道他究竟支持谁,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针对这种尚未接触的关键人,销售人员一般有两种想法。第一种想法:客户内部已经有这么多人支持自己了,他应该也不会反对我们吧?第二种想法:竞争对手会不会已经提前和他沟通过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现在还没和他沟通过?他会不会反对我们?

第一种是盲目乐观,很可能大意丢荆州;第二种是保守的悲观。

7、支持度为什么要量化?

在《如何准确判断项目总体形势,感知温度?》中,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如果你身边只有一个手机,看一眼就知道时间。如果身边有两个手机,一个比另一个快5分钟,你很难确定那个是准的。如果销售部开会,每个人一个手机,显示的时间都不一样,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是准的,到底是几点?怎么办?

同理,如果每个销售人员,都有一套自己的支持度判断标准,怎么办?

这个时候,是否需要一个统一的支持度判断标准?

为了避免销售人员永远回答“还行”,为了避免一千个销售有一千种判断,我们有必要把支持度量化。只有统一了标准,才能更准确的描述项目形势,基于形势制定策略。

二、量化支持程度

和项目温度计一样,我们把支持程度分成十级:+5表示“热情拥护”、+4表示“大力支持”、+3表示“支持”、+2表示“感兴趣”、+1表示“认知相同”、-1表示“应该不会拒绝”、-2表示“不感兴趣”、-3表示“作负面评价”、-4表示“抗拒”、-5表示“坚决抵制,支持竞争对手”。

每个公司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可以拟定更详细的刻度和对应的标准,例如+2.5。

每种支持度,我们用七个标准来衡量,分别是:

(1)是否和我们进行了深入沟通?

(2)是否参与了方案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3)我们的方案,能否满足他的个人赢?

(4)是否最支持我们的方案?

(5)在客户内部公开场合,是否明确表态,支持我们?

(6)是否会向其他人推荐我们,并影响其他人?

(7)是否公开反驳对手?

1、+5热情拥护

他坚决支持我们,具有以下特征:

(1)他和我们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彼此深入交换了想法;

(2)在需求调研和方案制定中,给予我们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参与了方案制定;

(3)他认为只有我们的方案,能满足他独特的个人赢;

(4)他只支持我们的方案;如果不选择我们,他宁可不做;

(5)他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已经明确表态,支持我们;

(6)他积极的将我们推荐给其他人,帮我们获得其他人的支持;

(7)对于竞争对手,他会有力反驳。

关于Coach的支持度比较特殊,虽然他坚决支持我们,达到+5;但其外在表现不同。Coach不合适在客户内部公开表态支持我们,也不适合公开反驳竞争对手的方案。为了保护Coach,让他表现出来的支持度,越低越好。有时候,为了迷惑竞争对手,甚至会让Coach伪装成反对我们的人,表现为-2以下。

2、+4大力支持

他坚定地支持我们,具有以下特征:

(1)他和我们进行了深入沟通;

(2)在需求调研和方案制定中,给予了我们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3)我们的方案,能满足他的个人赢;

(4)相比其他方案,他最支持我们的方案;

( 5)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他已经明确表态,支持我们;

(6)他将我们引荐给其他人,并给予正面评价;

(7)对于竞争对手的方案,他会发表负面评价。

3、+3支持

他支持我们,具有以下特征:

(1)他和我们进行了有效沟通,比较支持我们;

(2)在方案制定中,给予我们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3)我们的方案,能满足他的个人赢,对他有利;

(4)他比较倾向于我们的方案;

( 5)他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表态,觉得我们的方案更好一些;

(6)他会将我们介绍给其他人,对我们评价较好;

(7)对于竞争对手的方案,他说双方各有优劣,我方略胜一筹。但是如果其他人施压,他可能会放弃自己的观点。

4、+2感兴趣

他对我们有兴趣,具有以下特征:

(1)他和我们进行了沟通,对我们有好感;

(2)在方案制定中,他发表过意见,有一定价值;

(3)我们的方案,不会损害他的个人赢;

(4)他觉得我们的方案也不错;

( 5)他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对我们的评价比较客观;

(6)他会告诉其他人的联系方式,但不愿意引荐;

(7)对于竞争对手的方案,他说双方各有优劣,都可以。

5、+1认知相同

他对我们有好感,具有以下特征:

(1)他和我们进行了沟通,对我们态度较好;

(2)在方案制定中,征求过他的意见,但是他提供的信息,价值不高;

(3)我们的方案,不会损害他的个人赢;

(4)他觉得我们的方案还可以;

(5)他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没有发出过反对我们的声音;

(6)他不会向其他人推荐我们;

(7)对于各家方案,都没有太大意见,觉得都还可以。

6、-1应该不会拒绝

他应该不会拒绝我们,具有以下特征:

(1)他接受过我们的拜访,和我们进行了沟通,但不深入;

(2)在方案制定中,他很少发表意见;

(3)我们的方案,估计不会损害他的个人赢;

(4)他对我们的方案,没有给出明确评价;

(5)他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的表态,没有任何倾向性;

(6)他不愿意把我们向其他人推荐;

(7)客户内部有人坚决支持对手,他也保持沉默。

7、-2不感兴趣

他对我们不感兴趣,具有以下特征:

(1)他接受过我们的拜访,但是沟通效果较差;

(2)在方案制定中,他没兴趣参与;

(3)我们的方案,可能没有满足他的个人赢;

(4)他对我们的方案,没有多大兴趣,给出过轻微的负面评价;

(5)他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觉得我们实力一般;

(6)他不愿意和我们过多交流,也不会向其他人介绍我们;

(7)客户内部有人支持对手,他也觉得对手更有实力。

8、-3作负面评价

他对我们作出负面评价,具有以下特征:

(1)他不太愿意接受我们的拜访,即使见面,沟通效果也比较差;

(2)在方案制定中,我们征询他的意见,他几乎不参与;

(3)我们的方案,可能没有满足他的个人赢;

(4)他对我们的方案,给了较多负面的评价;

( 5)他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我们的不满;

(6)他不愿意和我们过多交流,当着其他人,会说我们的方案的劣势;

(7)他觉得竞争对手比我们,更有优势。

9、-4抗拒

他对我们比较反感,具有以下特征:

(1)他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拜访,见面之后,表现得不耐烦,沟通缺乏诚意;

(2)在方案制定中,他会挑刺儿,提出我们难以满足的需求;

(3)我们的方案,可能损害了他的个人赢;

(4)他对我们的方案,给了较多负面的评价;

(5)他在公司内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我们的不满;

(6)他当着其他人,指出我们的劣势;

(7)他和竞争对手交往密切,会向其他人推荐竞争对手。

10、-5坚决抵制你的销售

他非常坚定地反对我们,具有以下特征:

(1)他拒绝和我们进行沟通;

(2)在需求调研和方案制定中,他不愿意提供信息,甚至为我们制造障碍;

(3)他觉得我们的方案,会严重损害他的个人赢;

(4)他明确反对我们的方案,更支持对手的方案;

(5)他在公司内部,已经明确表态,反对我们;

(6)他积极的将对手推荐给其他人,帮对手获得其他人的支持;

(7)对于有人支持我们,他会进行公开反驳。

三、如何识别?

1、销售的直觉

通过与客户沟通,销售人员能现场感受客户的气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直觉,能感觉出来,客户究竟是真心和我们沟通,还是在敷衍我们,甚至在欺骗我们?究竟是更支持我们,还是更倾向于竞争对手?

2、察言观色

中国古代的相术大师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他们能够根据对方细微的表情变化,推测出对方的真实想法。例如,曾国藩的《冰鉴》,就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

西方研究的更为系统和深入,例如保罗.艾克曼,编录了人类面部表情10000多种组合,并创建了面部动作编码系统。很多人经过系统训练,能够鉴别与特定表情相关的面部肌肉动作,分辨不到一秒种的微表情,然后确定对方表达的真实含义。对此类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美剧《别对我撒谎》。

3、多角色验证

通过与客户内部不同的人交流,了解某个关键人对我们的评价,相互验证。

我们接触的人员越多,角色覆盖越全,越不容易被欺骗。

如果能有Coach,验证真假更容易。

多与客户中低层的人员沟通,因为关注他们的人不多,从他们那里获得真实信息的成本更低。

4、逻辑验证

如果客户的反应,让我们觉得完全不合乎逻辑,不合常理,可能就有陷阱。

遇到这种情况,狄大人肯定会问“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回答:“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