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要不得,要學毛主席不要學崇禎 快節奏社會也要慢生活

王陽明的弟子問他:“老師我近來用功,雖然感到不再有妄念的產生,但內心深處還是一團漆黑,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光明?”

王陽明說:“譬如奔騰的濁水,才剛剛放到水缸裡,雖然已經開始沉澱,但仍然是渾濁的。必須等到沉澱的時間長了,渣滓才能自然清除再次變得清澈。最初用功怎麼可能就見到光明呢?”

這告訴我們,事情要一件一件來做,不要急功近利。“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什麼事情都是慢慢積累的。

急功近利要不得,要學毛主席不要學崇禎 快節奏社會也要慢生活

王陽明 塑像

解放戰爭的時候,面對800萬國民黨軍,毛主席對大家說,別看他們人多,我們一天吃他一個團,日積月累,積小勝為大勝,必然會取得最終的勝利。最終證明主席的話是很英明的。反觀蔣介石的戰略,一會是全面進攻,一看不行,又撿幾個地方開始重點進攻,結果毫無章法,最終敗走臺灣。

急功近利要不得,要學毛主席不要學崇禎 快節奏社會也要慢生活

毛主席在延安

明朝末年,國事維艱。崇禎皇帝登基以後是下定決心要把國家治理好的。但是太急於求成,一朝17年換了50多位宰相,平均一年就換三個,四個月換一個宰相,四個月,農民剛種進地裡的種子都沒有成熟呢;碰到一件事,剛派人去做就要見效,不見效就罷官殺頭。政策不穩定,國家朝令夕改,急於求成,最終導致一事無成,亡國而死。

急功近利要不得,要學毛主席不要學崇禎 快節奏社會也要慢生活

電視劇中崇禎皇帝形象

我們有時候很明確自己想得到什麼,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堅持下去的信心。心裡的渣滓沉澱不下來,心就靜不下來。所以,雖然現在社會什麼都講究快,但真正的快卻不是莽撞,不是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容易導致拔苗助長,最後顆粒無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