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爲我市專場發布 十堰製造大造產業拐點

開欄語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本報啟動“慶祝改革開放40年”大型報道,全面展示我市改革開放的壯闊歷程和輝煌成就,反映改革開放偉大進程中的十堰探索,激勵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今起首推“行進十堰”專欄報道,敬請關注。

“中重卡銷量中國第一,新能源整車量產超全省一半,工業總產值全省增速第一!”10日,省政府新聞辦為十堰舉辦專場發佈會,受市委市政府委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宣傳部長周鋒向32家海內外媒體發佈上年產業態勢。

會上還發布,以學習貫徹十九大和習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為契機,十堰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以智能化、核心技術、新能源車為突破,讓世界享受更多的“十堰製造”。

這表明,我市實施搬遷集中、智能化、大自主、新能源等系列自選動作之後,“中國商用車之都”正華麗轉身。

從“閉門造車”到“下山入園”

“以前一天最多幹六件,搬遷後工效提高一倍!”4日,東風越野車公司新工廠一派繁忙。鉚焊車間工人王釗說,工廠搬遷後,效率明顯提高。

記者現場觀看了王釗的工作,先打5毫米的底孔,再擴展至6.7毫米,王釗和他的助手打一個孔需要13秒。在一個後輪總成上,打142個孔,算一件工作。王釗說,現在一天可以幹到12件。

走出新公司大門,抬眼望去,公司旁邊有兩條雙向八車道的公路,不遠處隱約可見十白高速公路出口和襄渝鐵路。

從公司辦公室瞭解到,搬遷後廠區面積由原來的6.8萬平方米擴展到現在的22萬平方米,年汽車生產能力從2000輛提升為5000輛。

“老廠生產線依照山勢而建,惡劣的生產條件限制了效率!”王釗回憶,原東風越野車公司建在一個叫大爐子溝的大山裡。不僅生產線受限於山形,而且進出廠全靠一條3公里的“斷頭路”,生產高峰期,送料的、送食品的車輛堵得一塌糊塗。

同東風越野車公司一樣,東風汽車公司的30多個專業廠都是計劃經濟時代按照“進山、分散、隱蔽”的思路建造的,各汽車專業廠分散隱蔽在東西相距百里的50多條山溝裡。

市場經濟已數十年,這些企業依然在山裡“閉門造車”。因為加工、運輸、銷售成本較高,行業競爭力受到制約。

2010年,東風公司與十堰市政府簽訂“共建百萬量級汽車城”框架協議。雙方約定,東風公司投資100億元改造廠房、設備、生產線;十堰投資100億元改善汽車生產環境。根據協議,十堰市政府通過騰退土地,提供一萬多畝連片建設用地,建成東城、西城、龍門三個汽車工業園區,招納隱蔽在大山裡的汽車企業下山入園。政府實施零成本搬遷,對於下山入園汽車企業,政府承擔搬遷費用,並以優惠政策提供汽車生產用地,推動汽車產業集中集約。

“共建百萬量級汽車城”框架協議實施八年,已搬遷工廠50多個,廠區安置320萬平方米。東風汽車公司的骨幹企業如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東風特種商用車有限公司、東風有限裝備公司、東風實業有限公司等先後出山。

“下山入園,將是十堰製造的一個里程碑!”市經信委副主任唐順蘋說,十堰將結束“閉門造車”模式,為十堰汽車走向自主化、智能化、新能源化打下基礎。

破冰生產乘用車

去年8月,十堰市政府與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簽訂擴能協議:東風小康投資30億元,在十堰建設一個年產20萬輛乘用車的新生產基地,計劃生產兩款SUV、兩款MPV以及一款電動車。

4個月後,東風小康擴能項目被湖北省發改委正式批覆同意。今年2月,該項目被列入湖北省82個重大先進製造業項目。省政府要求十堰市政府堅定不移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戰場,重點組織實施和統籌推進。

“十堰將破冰生產乘用車!”市政企共建辦副主任楊長春說,東風小康擴能項目的實施,標誌著“中國商用車之都”將進入“乘商並舉”時代。

在東風汽車公司近50年的強勁帶動下,十堰製造由過去單一生產普通載貨汽車發展到重、中、輕、微、客、專用車、新能源等商用車全系列產品。去年,全市汽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07.4億元,汽車及零部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達到600餘家,資產總額超過1000億元,從業人員20多萬人,形成年產汽車百萬輛的生產能力。201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速位居湖北第一。

“生產了50年的卡車,卻沒能生產一輛家庭轎車!”楊長春說,“只會造卡車不會造轎車”是十堰人的心病,其實十堰生產乘用車有著先天優勢!

他介紹,十堰汽車產業形成了國內領先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生產設施,匯聚了一批國內優秀的汽車專業人才,只需要增加轎車模具、夾檢具、改造生產線等,一年時間就可形成轎車產能。

在十堰,進軍乘用車的不只是東風小康,與東風小康志同道合的,還有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去年8月,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宣佈,將投資15億元生產純電動乘用車,形成年產12萬輛的生產能力。

5日,記者在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看到,易捷特的焊接車間改造完畢,試製車身已生產下線,正在進行第一輪焊裝試製。

易捷特公司總裁尚德告訴記者,下月底首臺試驗車將完成組裝,一年期的實驗測試及設計方案完善後,預計2019年5月份可正式量產。

至此,十堰現有商用車產能100萬輛,新增32萬輛乘用車產能後,乘用車佔比接近四分之一。車城十堰“油電並重,商乘並舉”的產業轉型指日可待。

從追求產量到追求自主、綠色、智能化

今年2月,東風公司與十堰市政府再次簽訂框架協議,攜手向自主、智能、新能源製造邁進。雙方簽訂人才、項目、投資“1+5”一攬子戰略協議。雙方約定,至2021年東風十堰基地新增產值400億元,新增整車產銷量30萬輛。

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簽約儀式上表示:要把十堰基地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商用車和軍車基地,以及東風主要的新能源、微車和汽車零部件裝備基地。

“這次簽約,將再次推動十堰製造的革命。”市經信委副主任唐順蘋說,簽約將推動十堰汽車實現三個質變。

核心技術大自主。年生產發動機5萬臺套,發動機內製率由不足10%提升到近50%;開發DT14檔變速箱,重型變速箱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變速箱內製率超過50%。研發混合動力、新能源動力總成、汽車智能網聯等高端技術。

製造智能化。智能製造方面十堰明確“三大重點”:工業機器人、汽車關鍵零部件加工裝備、汽車製造智能生產線。實現“三個突破”:核心部件的關鍵技術,整車系統集成技術,計算機應用集成製造技術。以機器人生產、工業4.0為代表的智能製造成為十堰經濟亮點,到2020年智能製造年產值可達到100億元。

新能源汽車起步。東風公司、湖北三環等整車企業與頤發鋁空、沃特瑪等新能源企業合作,生產新能源公交車、乘用車、商用車,5年內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湖北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基地。

從追求產量,到追求自主、綠色、智能化,十堰正躋身世界汽車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