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背水一戰-高考注意事項

臨近高考,高考生和家長們該怎麼做才能以最佳狀態衝刺高考?有些考生和家長覺得,現在高考僅剩這麼幾天,各科成績已經不會有什麼大的進展了,所以選擇放鬆來準備高考。也有的考生覺得,最後幾十天,再將所學知識溫習一遍,這樣會記得更加牢固。而此時,家長們也會以大補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那麼這些做法到底對不對呢?高考前怎麼做才是最佳最正確的待考方式呢?

考生篇

2018背水一戰-高考注意事項

考前還在搞突擊? 生物鐘要調節好

許多考生到了最後衝刺階段,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熬到深夜,第二天精神疲累。但高考時間安排在:上午9:00-11:00,下午3:00-5:00,一般考試也都是上、下午時間。

熬夜的考生此時的生物鐘正處於低谷狀態,思維反應、做題效率可能會受到影響。尤其考前的一段時間,考生可能進入自由複習時間,但生活作息仍需穩定。因為人的植物神經和大腦,最喜歡“有規律的生活”。

按照常規起床,進行復習;按平時的飲食量進食,按時入睡,保持常規而充足的睡眠;減少生活節律的突然變化,平常狀態就是最棒的狀態。

做不到最好? 調整期待接納不完美

一些考生早早定好了目標,一些考生夢想著超水平發揮,可考試越來越近,自己的成績不如預期,或者沒什麼起色,總覺得自己做不夠好,複習得不夠全面,漸漸力不從心。在期望的重壓下,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然後變得更緊張。

世上沒有完美的學校,也沒有完美的複習。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便是最好的。不妨和父母或者其他對自己影響重大的人好好溝通,調整目標。複習時也不過度苛求自己,遺忘是正常的,但每一次的看、讀、背都加深了對它的記憶。要知道,永遠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點都完美收入囊中再進入考場。現在的狀態就是當下最好的狀態。

心情焦慮怎麼辦? 寫下焦慮情緒

其實每個參加考試的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擔心,但太嚴重的話會影響我們的考試發揮。想要“趕走”焦慮,不如寫下它。研究發現,花10分鐘書寫與任務有關或考試有關的焦慮情緒和想法可以顯著提高參與者的成績,尤其在高焦慮情境下或高焦慮特質的人上效果明顯。也就是說,寫下與考試有關的焦慮情緒,能夠幫我們有效緩解情緒。

不妨每天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把你的擔心、害怕、焦慮都寫下來。這個過程中,可以自由表達內心的情緒情感,也是一種情緒的抒洩,它減小了情緒抑制,也有效緩解了情緒。

其實,焦慮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呈倒U型關係的。中等程度焦慮下,其實有著最佳的工作效率,不必發現自己焦慮而有過多擔心。適度的焦慮狀態也是一個好狀態。

家長篇

2018背水一戰-高考注意事項

總是過問孩子的學習成績情況

這段時間孩子的壓力比你更大,他知道自己的狀況。但我要說的是,關心成績原則上是沒錯的,但你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嗎?你有能力在這段時間提高孩子的成績嗎?因為你每問一次,就是在揭一次孩子的傷疤。

越臨近高考,對孩子越來越關心

你要知道,對孩子超越平時的特別關心,其實是在增加負擔。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把自己的焦慮和絕望,寫在臉上

情緒是會感染的,尤其在孩子面前,在高考前的這個關鍵時期,哪怕你對孩子不說一句話,但你內心的緊張和焦慮,已經傳遞給了你的孩子!

總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對比

作為家長,回想一下你小時候最反感也是你的父母老拿自己和別人家孩子做對比吧!初心是好的,但現在給孩子一個榜樣,是不是有點晚了?

據我國心理協會調查統計,93.32%的考生在中高考前一個月內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反應,97.91%的考生在考場上都會出現焦慮抑鬱。高考是孩子人生重要的轉折,千萬不能因為孩子懂事的一句“我不緊張”就放鬆警惕,起碼我們家長要做到不給孩子增加壓力。

做好“後勤部長”,對學習的事做“甩手掌櫃”

不要干涉太多,不要打亂孩子的學習計劃,把學習的安排交給孩子自己和學校,家長只需要做好後勤服務就好。

保持平常心,順其自然

高考前的孩子,大多都會因為高考的壓力以及每天做太多的卷子而感到心力交瘁。有合適的時機,家長應該和孩子正面交流,緩解一下孩子的焦慮情緒。

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行,而且一定能行

孩子永遠都是自家的好!人比人活不成,各人有各自的特點。家長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凌駕給孩子之上,孩子能快樂自由健康的成長,就是對我們每個家長的最好回報。

考前一週,先不要和孩子談志願填報的問題

作為家長,你自己心裡有數就行。況且分數還沒出來,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先穩定孩子的情緒,正常高考,志願填報是下一步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