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飛天是怎麼樣的存在?

互聯網最大事


最近技術圈被王堅博士講述的故事刷屏了。看了這個節目,感受了阿里雲自主研發路的艱辛。

剛好偶爾又刷到這個問答,我方技術狗表述有話說:

行內人對飛天的自研路都是再瞭解不過,只是《朗讀者》讓許多人又再度關注起了這個故事。


可以說,阿里雲做自主研發的道路也是飽受爭議的。

當時雲計算不被人看好,還記得8年前深圳IT峰會上馬化騰、李彥宏都不看好雲計算,阿里巴巴每年又要投入10個億,連續投10年來做雲計算,內外爭議不斷,研發之路漫長而痛苦。

做自研雲計算,更是需要勇氣。因為自主研發通常需要投入巨量的人、財、物,短期看不到成功,遇到多方質疑仍要堅持初心,是典型的“Hard模式”。

也因此,大部分雲廠商為了快速地商業化,都會選擇使用現有國外的OpenStack來搭建自己的雲,像阿里雲這樣堅持自主研發的實在是太少了。

最終,在工程師們“拿命來填”的努力下,阿里雲自主研發的“飛天”終於問世。

經過多年的升級,阿里雲飛天雲操作系統源經歷全球最大規模電商、支付等業務考驗以及大規模公共雲商業化實踐,可以說非常了得了。

比如在去年春運高峰期間超400億次的PV值,12306都坦然應對,“雲查詢”更是扛住了每天多達250億次的訪問量。,這背後飛天功不可沒。

這樣的飛天,也受到了官方的認可。此前,阿里雲飛天還雲獲得了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年會頒發科技進步特等獎,這也是該獎項設立15年以來首次頒發特等獎。

如今,憑藉著這些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阿里雲不僅在國內站穩了市場第一的位置,更是幾乎被美國雲廠商承包了的全球雲市場殺出一條血路,佔領了屬於中國自研雲的一席之地。

最近, Gartner全球雲計算市場報告發布,阿里雲連續兩年,和亞馬遜AWS、微軟Azure穩坐全球前三。

種種正是應了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的話:自主研發的雲才能走得更遠。


BAT侃大山


飛天(Apsara)是由阿里雲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它可以將遍佈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計算能力。


在阿里雲剛剛起步,阿里雲的創始人王堅博士就想要做一套中國自主研發的雲計算的大規模操作系統,那也就是“飛天”。


但是,做拓荒者總沒有想象的容易。

最近,阿里雲的創始人王堅博士參加央視《朗讀者》節目也提到了飛天研發的辛酸艱難。

據博士說:“在最困難的階段,80%的工程師離開了阿里雲。現在阿里雲的成就是工程師拿命換來的。”

創業期間,阿里雲總裁胡曉明也猶豫過。當時阿里雲無休止的故障令人崩潰。他問馬雲,“能不能放我一馬?”

馬雲的回覆很簡單:“不可以,雲計算是未來。”沒有自主的技術是會要你命的。

就這樣,在工程師們“拿命來填”的努力下,阿里雲做成了,阿里雲成為與亞馬遜AWS、微軟Azure並列的3A;飛天做成了,阿里雲飛天是目前國內唯一自主研發的雲操作系統,是拿到中國電子學會15年來首個特等獎的中國核心技術。

怪不得有人說,阿里雲是阿里巴巴中最具有理想主義的公司。

最近的貿易戰更是提醒我們,阿里雲飛天的出現有多重要。它填補了中國大規模操作系統歷史上的空白,打破了歐美長達40多年的技術壟斷。

也正因為阿里雲沒有走“拿來主義”雲廠商基於OpenStack 搭建的路子,而是依靠自身技術,自主研發出了“飛天”系統,所以飛天對雲計算底層技術體系的把控力十分強大。

12306火車票買票、微博紅包、世界盃直播、雙11購物……我們每天都會享受到的便捷服務,很多都離不開飛天的支持。

從2009年飛天誕生至今,近十年間飛天不斷進化,累計為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創業企業、政府、機構等提供服務。

期待飛天這個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的系統在將來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展示我國自研飛天雲的強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