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整治構建「雙監管」長效機制 屬地化逐步推進

新經濟e線

互金整治構建“雙監管”長效機制 屬地化逐步推進

近日,消息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稱“領導小組”)制定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的工作方案。據悉,該方案內容將全面聚焦互聯網金融行業接下來1-2年內的工作重點:首先明確了互聯網金融行業違規存量業務的清理整頓時間節點——截至2019年6月,也即是說整體行業將獲得一年期的調整時間。其次,在下一階段整改的總體目標上,不僅要在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專項整治上要持續深入,還應同步開展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雙監管”長效機制的研究和建設。

此消息一出,不少行業人士表示,相較於銀行存管、行業備案等“指標性”合規準則,此次專項整治有相當強的主動要素及嚴格的合規參照,某種程度上,將造成整體行業的一次“大洗牌”。不少平臺也認為,專項整治再次邁入新的階段,壓力與機遇並在。例如海象理財表示,從“標籤化”的滿足合規,到監管的主動介入,這是一次方向性的改變,未來互聯網金融的行業監管將實現精準對位,每家平臺都是此次“對位過程上”的“齒輪”,合拍者上,不合拍者自然會被市場自然清除。

此次整治為何如此嚴苛

就目前透露出的整治方案看,有以下的一些新動向。

互金整治構建“雙監管”長效機制 屬地化逐步推進

最為明顯的,就是在設定最終時間節點的同時,要求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長效機制,推動相關項目的研究和建設。在這個機制中,不僅要求開展現場檢查、杜絕空間逃避、而且強調了預警機制的建設以及牌照管理,更重要的是,將形成監管部門派駐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自律管理的“雙監管”配位。也即是說,本次整治,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業務邊界、行為準則、從業資質、監管法則全部進行了框架性的規定,待細則出臺後,將以屬地化的原則進行逐步推進。

此次整治為何如何嚴苛?海象理財主要負責人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走到了一個歷史性的拐點:一方面,行業風險在加速出清的同時,必然會帶來大量違法、不合規的平臺退出市場,這個過程既殘酷,又正常,是行業發展陣痛,又啟迪著新生;另一方面,在新技術、新模式的廣泛運用、推行下,監管必然要再次前移,並設置從主觀到客觀雙線並進的監管體系,其核心原因就是要嚴格杜絕系統性金融風險。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對外強調:“對於各個領域違法違規情節嚴重,在規定時限難以完成整改以及不配合整改,頂風作案的違規業務的機構,金融部門主要是持牌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為其提供金融服務。”可以說,本次的整治某種程度上是互聯網金融行業最後的整改,未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險點,或將在本次整改過程中,全面消除並設立有機預警機制。

從政府部門到平臺自身的監管配位

由於互聯網金融行業自身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所以本次整治的重點之一,就是在清掃存量風險的基礎上遏制增量風險。對於一些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目前監管的態度是,要保持高度警惕,在現有法律和政策框架下,不符合監管要求的,一定不能讓其出現在市場中。

互金整治構建“雙監管”長效機制 屬地化逐步推進

某種程度上,本次整改的核心就是實現從政府部門到平臺自身的監管“全匹配”,海象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縱觀整個專項整治方案,首先明確了整改的時間表,但與之前銀行存管、備案不同的是,本次整改,意圖構建從政府到行業,又從行業到政府的“雙監管”長效機制——一方面,屬地化的監管穿透與平臺自律守則相互配合,杜絕了之前政府監管部門與行業自身因信息流通、區域不同而造成的監管錯配,加上可能全國推行的即時現場監管派駐,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存量風險必將在1-2年之後全部出清,“合規則上、不合規則下”已成行業共識。

而關於未來的整體監管形態,海象理財也認為將在屬地化的原則上,真正實現“穿透-即時-細節-聯動”四位一體。

換言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控的重要性已經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位置上,未來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測評、探究甚至直接出清已經不完全取決於互聯網金融行業自身的利弊,更有甚者,將從異業聯動的角度,全面監測、衡量風險溢出的敞口,杜絕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無論是實業端還是金融端均如此,因此互聯網金融接下來幾年的發展,應該將經歷一段嚴格的監管控制期,許多未能滿足要求、業務存在風險、新業務模糊不清的平臺將迅速退出市場,存留平臺將迅速構建規模優勢,形成範本性質的整體業態。

新經濟e線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快傳號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