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寻找风险效益“最大公约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个勘探开发近50年的老油田,面对资源接替不足、开发效果变差、高自然递减率等风险,“老龄化”已经成为制约辽河油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质量必须伴随着高效益,在最大限度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寻找企业效益发展最优方案。”辽河油田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斌说。

如果把风险和效益比作天秤的两端,如何调整支点,最大限度地增加效益的比重?辽河油田自主创建企业效益风险管控模式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去年辽河油田通过效益风险管控共避免负效措施投入5819万元,百万吨投资建设整体下降3.8亿元,为油气田企业效益评价高效发展蹚出一条新路。

辽河油田寻找风险效益“最大公约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辽河油田寻找风险效益“最大公约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缘起——转型升级,从产量规模向经济效益的嬗变

去年在辽河油田开发系统中发生的一系列否决案,格外引人注目:在包括化学驱、蒸汽驱、火驱等在内的55个规划实施开发方案中,有7个项目因效益不达标而未通过论证。这在以往难以想象。

“项目论证之初是有效益的,但在开始实施过程中结合当时油价是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所以被叫停。”刘斌做出这样的解释。

2014年,面对低油价的冲击,恰逢辽河油田作为集团公司首批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在企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这个公司进入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高油价时期,油田只要有产量规模就有经济规模,上产目标和效益目标是一致的,油田开发生产的核心是‘稳产、上产’。但自2014年以来,油价断崖式下跌,辽河油田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辽河油田一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如是说。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企业转型升级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管控模式?经过近4年的探索实践,“辽河版”企业效益风险管控模式应运而生。

“辽河版”效益风险管控,就是以油井为控制单元,创建五大效益风险管控模块,让“效益”贯穿于油田勘探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每个生产环节的高效管理,从源头上避免无效和低效投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效益风险管控模式的推出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刘斌说。一方面,油田储采失衡严重、资源基础薄弱、产量与效益的矛盾倍加凸显,效益风险管控成了勘探开发的基本门槛。另一方面,转变开发方式和措施工作量的增加,在改变产量结构的同时,推高了成本需求,使经济效益达标率备受关注。同时,按照辽河油田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方案要求,倒逼企业管理转型升级,推出符合本企业发展实际的效益风险管控模式正当时。

构建——以效定产,以最小的风险谋求最大的收益

2015年,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杜813块8口水平井,首次评价内部收益率为1.7%,因效益不达标被迫叫停。油田组织相关部门重新进行投资优化论证,通过地面工作量缩减等多方面优化,实现平均单井投资下降151.7万元,减少投资1213.6万元,二次评价内部收益率达8.6%。

内部收益率提高6.9个百分点的背后,是效益风险管控模式在生产实践中贯彻落实的结果。

效益风险管控模式基于新井实施效益优化、措施风险预评价、油井分类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以及效益配产配成本五大模块基础,每个模块都可以独立运行,进行效益风险评价。按照一票否决制,经济效益不达标的项目坚决叫停。仅去年上半年,辽河油田就开展措施前评价2762井次,否决低效负效措施104井次,规避风险性支出1976万元。

同时,辽河油田经济效益评价按照“以效定产”的原则,推进效益配产配成本。打破了原有行政单位、原油品质、区块界限,通过研究不同油价下产量与成本匹配关系,建立效益配产模型,实现从能力配产向效益配产转变。

以2016年锦州采油厂为例,按照该厂实际能力年配产应为87.5万吨,但依据经济评价中的效益最大、成本最低、盈亏平衡三大公式计算,按照效益配产应定为87.3万吨,同时测算出效益成本为1888元/吨。这样不仅依据实际配产,减轻各单位上产压力,同时可以在年末结算中与年初计划做对比,为来年更加系统科学制定产量计划提供支持。

在效益风险管控模式中,辽河油田还重点突出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评价,以更为长远的目光从多角度、多层次审视重大开发项目的经济性。

辽河油田蒸汽驱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增量内部收益率达31.14%,其中产业链效益贡献率为11.75%,盘活资源挖潜效益9.43亿元,实现社会责任贡献3.98亿元。

成效——提质增效,打造企业高效可复制发展模式

评价一个管控模式创立所取得的成果和价值,一是要看它是否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且到底产生多大的效益;二是要看该模式是否具有广泛的借鉴推广价值。

“效益风险管控就是再次回归企业本质,以效定产,实现生产决策向效益决策转变,为油气田企业打造出的一套高效可复制发展模式。”刘斌说。

经过3年多的实践运行,辽河油田风险效益管控模式已经贯穿于油田生产全过程,为企业提质增效、稳健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高效勘探领域中,效益风险管控作为高效勘探、高效评价、高效动用的必备环节,在地质储量向经济可采储量转变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以技术可采储量为基础的勘探项目效益评价体系基本成型。

在开发部署高效实施上,让“效益”贯穿油田开发的全过程,从方案设计到实施,从区块、层系到井网,全面发挥效益风险管控模式的引领作用。去年,这个油田共效益审批产能区块61个,新井901口,优化投资2107.8万元。

更难能可贵的是,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华北油田进行了专题培训,长庆、塔里木、新疆、胜利等多家油气田企业派遣调研组来辽河油田考察交流学习,力求打造一套高效可复制的、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效益风险管控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管控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由(石油聘oilpin.net)小编发布在今日头条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