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每年金秋九月,專屬中國所有農民的節日!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2018年6月21日,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具體工作由農業農村部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中國農民豐收節!每年金秋九月,專屬中國所有農民的節日!

國家設立農民豐收節有何深意?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以及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潘顯政對此進行了解析。

韓長賦說,中央決定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將極大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會聚起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

中國農民豐收節!每年金秋九月,專屬中國所有農民的節日!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發端,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增強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的決心和信心。

中國農民豐收節有著怎樣的特點?

韓長賦指出,“中國農民豐收節”不是一般的節日,而是億萬農民慶祝豐收、享受豐收的節日,也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生動體現。設立這個節日,無論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還是從社會進步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有助於宣傳展示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韓長賦說,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發端,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可以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展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增強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的決心和信心。

中國農民豐收節!每年金秋九月,專屬中國所有農民的節日!

韓長賦說,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記憶正在淡化。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樹立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可以讓人們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可以匯聚人民對那座山、那片水、那塊田的情感寄託,從而享受農耕文化的精神薰陶。

“鄉村振興五句話二十個字的總要求中,生活富裕是根本。生活富裕不僅表現在物質層面,也體現在精神層面。”韓長賦說,“中國農民豐收節”本身就很美好,辦這個節也是農民美好生活的體現,要通過這個載體展示廣大農民的勞動成果,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多樣化的文化產品,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