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港股上市,呷哺将被终结?

作为舌尖上的企业,呷哺呷哺在吃货界享有盛名。呷哺呷哺是国内第一家吧台式涮锅连锁企业,创立于1998年,目前拥有直营门店数量超过700家。

2014年,呷哺呷哺成功登陆港股市场。上市至今,呷哺呷哺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2014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02亿元、24.25亿元、27.58亿元和36.64亿元。

在营收连创新高的同时,呷哺呷哺的净利润也在节节攀升。2014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41亿元、2.63亿元、3.68亿元和4.20亿元。

上市至今,呷哺呷哺的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17年更是高达32.8%,再创历史新高。

海底捞港股上市,呷哺将被终结?

呷哺呷哺上市至今营业收入增长率走势

股价方面,呷哺呷哺从发行价4.70港元到最高价17.50港元,上涨了3倍多。目前的股价在14.5港元附近徘徊。

海底捞港股上市,呷哺将被终结?

呷哺呷哺上市至今股价走势

呷哺呷哺的成功与背后掌舵者贺光启的独特运营休戚相关。

贺光启是台湾人,早年从事珠宝生意,曾做到每天流水超过800万元、年销售额达到数亿元的好成绩。

后来随着珠宝市场趋于萧条,贺光启也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偶然一次吃火锅的经历,贺光启发现了商机。

彼时,北京的火锅都是以木炭作燃料的铜火锅或者煤气火锅,大伙儿围坐一起吃,而当时台湾已经流行电磁炉加热的吧台式分餐火锅

这种模式的不对称让贺光启看到了独特商机,开一家吧台式火锅的想法油然而生。此外,不管是出于安全还是环保的角度考虑,吧台式火锅都明显占据优势。

海底捞港股上市,呷哺将被终结?

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

说干就干,但绝不是埋头蛮干。贺光启一边成立总公司,一边办提供食材的中央工厂。可见,在呷哺呷哺启动之前,贺光启已经对原材料非常重视。

虽然贺光启兢兢业业,但他看中的这门“好生意”一开始也不尽如人意,最惨时一天连3锅都卖不出去

经营惨淡并未逼迫贺光启放弃呷哺呷哺,他坚持以专业严谨的作风挑选最新鲜最安全的食材,为呷哺呷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非典爆发,呷哺呷哺因“一人一锅,安全卫生”意外走红,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门店从北京开到上海、辽宁、江苏、山东、山西等地,呷哺呷哺在全国火锅界崭露头角。

贺光启认为除了非典提供了一个契机,呷哺呷哺的成功更像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的确,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火锅界深耕多年的呷哺呷哺终于等到了迟来的认可。

呷哺呷哺的成功还因经营过程中懂得因地制宜和严把质量关。

呷哺呷哺刚落户北京时,贺光启直接将台湾调料运到北京,不仅成本极高,也因口味差异,得不到北方食客的认可。

为迎合北方食客的胃口,贺光启请厨师专门针对北方饮食习惯制作多种调料,然后请消费者免费试吃,并认真听取消费者意见,历经半年时间才最终确定调料的口味。

为保护调料专有配方和口味的一致性,呷哺呷哺的调料和汤底全部由北京的中央工厂生产,并在北京、上海的两家第三方食品加工厂进行调配和包装。

海底捞港股上市,呷哺将被终结?

呷哺呷哺秘制调料

坊间甚至有传言称,为避免呷哺呷哺秘制调料配方泄露,只有3位公司顶层高管知道配方,且每人只掌握三分之一的配方

该传言给呷哺呷哺秘制调料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食客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呷哺呷哺门店尝鲜。

除了秘制调料勾人,呷哺呷哺的食材也以新鲜安全著称。做珠宝生意出身的贺光启,在挑选食材时同样一丝不苟,甚至会亲自驾车奔赴原产地采购最好食材。

随着规模扩张,呷哺呷哺的进出货、菜品、运输渠道、安全库存全部制度化,真正建立起环环相扣的标准化工厂。打通全产业链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平台整体能效。

随着火锅生意越做越大,呷哺呷哺的模仿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方便食客辨别真伪,呷哺呷哺所有门店均为自营,在服务流程、店面设计、人员安排等方面全套运用自有标准,树立起自家的金字招牌。

呷哺呷哺还善于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既然秘制调料大受欢迎,呷哺呷哺怎能轻易放过这门赚钱的好生意。2016年10月,呷哺呷哺干脆开了一家调料加工厂,专门生产秘制调料,并通过呷哺呷哺渠道进行销售。

外卖兴起后,呷哺呷哺及时推出外卖业务。到2017年年底,呷哺呷哺的外卖订单送餐收入已经由2016年的430万大幅增加至1270万元,成为新的业绩亮点。

在中低端市场打出一片天地后,呷哺呷哺开始尝试进军高端市场,于2017年推出副品牌“凑凑”。

凑凑定位于“具有社交情调的台式火锅”,采用“火锅+茶憩”的商业模式,推出的菜品多为进口肉类,还提供宵夜和外送服务,标目群体是25-35岁的都市白领,人均消费130元左右

到2017年年底,凑凑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开设门店21家,扩张速度相当快。

此外,呷哺呷哺还是营销高手。在早期进店消费赠送等额珠宝产品后,呷哺呷哺逐渐玩起热门IP营销,每年的情人节、开学季都会趁势推出一大波主题营销活动,当然效果也是杠杠的。

海底捞港股上市,呷哺将被终结?

呷哺呷哺推出的萌趣趣定制情侣萌杯

随着火锅文化传播日盛,后起之秀奋起直追。但在这场产品、资本和渠道的角力中,呷哺呷哺一直有个强劲的对手,那就是海底捞

同为火锅起家,呷哺呷哺和海底捞却大不相同。

首先看价格。人均消费50元左右,就能在呷哺呷哺吃好喝好。但海底捞的人均消费在百元左右,价格大概是呷哺呷哺的两倍。

其次看服务。海底捞的贴心服务基本已经征服全宇宙,因为能真正享受到“顾客是上帝”的待遇,很多食客成为海底捞的常客。而呷哺呷哺以“快餐火锅”出道,服务方面稍显落后。

再看上市时间。虽然几经传言,但海底捞的上市事宜目前还是未知数。呷哺呷哺已经上市多年,提前抢占市场先机。

除了竞争对手海底捞外,呷哺呷哺还面临很多考验。

首先看行业环境。

餐饮行业本身门槛很低,消费者口味也是变幻莫测。就拿火锅来说,也是风水轮流转,羊肉火锅、鱼肉火锅、牛肉火锅都曾成为网红爆款,也都迅速陨落。

而且,业内竞争者也是层出不穷,新辣道鱼火锅、豆捞坊、虾吃虾涮、左庭右院等后起之秀纷纷跑来抢生意,都想在餐饮市场分一杯羹。

火锅好吃,但做大做强并不容易。呷哺呷哺近年来也遭遇一些发展瓶颈。

2017年,呷哺呷哺的翻台率已经从2016年的3.4下降为3.3,而翻台率是考核餐饮行业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此外,呷哺呷哺重点推出的副品牌凑凑,为营造高端环境需要大量资金投入,2017年不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2490万元。

最近,海底捞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再次冲击了呷哺呷哺。毕竟,海底捞在餐饮行业名气很大,年收入106亿的成绩对资本市场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海底捞以服务取胜,而呷哺呷哺最大的优势就是价廉物美

。但是,如果真要一较高下,争出个火锅“一哥”也不容易。当然,这还要取决于海底捞上市后的真实表现。

如今,海底捞已经提刀来追,呷哺呷哺该何去何从?等待呷哺呷哺的,又会是一个怎样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