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時代如何保護自己的數據

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採用雲計算,內部部署數據中心的時代將會逐漸終結。從小規模企業到規模最大的跨國公司,無論在哪裡,都可以看到雲計算應用程序。雲計算服務的使用量每年都會持續增長。

雖然這一強勁的增長前景看好,但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網絡安全威脅。通常每個企業每個月都會遭受到23個雲安全威脅的影響,這使得雲計算看起來像是一項有風險的責任。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數據廣泛存在於企業的IT系統中,是企業發展的核心,一切的IT系統發展都有賴於數據,並服務於面向企業業務的數據管理需求。隨著IT行業的發展以及企業對數據保護要求的不斷進步,數據保護的智能化趨勢已經銳不可當,智能的數據保護正在成為所有企業所追求的共同發展目標。

雲計算時代如何保護自己的數據

​大數據技術的特色在於對海量數據的挖掘,單臺的計算機無法進行這樣的處理,它必須依託雲計算的分佈式處理、分佈式數據庫、雲存儲和虛擬化技術。雲計算自然而然成為了大數據的處理平臺,雲計算給用戶體驗帶來的革命:更加智能的服務、服務器永遠不塞車、節省90%的成本、信息隨手可得、跨地域、高可靠、按需使用、所見即所得、快速部署……這也正是數據保護的智能化趨勢。未來十年中國和全球都將進入以雲計算為中心的智能化時代,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的運用是未來數據保護的主要手段。

隨著雲落地,更多用戶把目光集中於雲應用、雲計算、雲存儲等地方,卻忽略了雲環境下的數據保護,甚至有人說既然分佈式系統採用了多副本保存,要數據備份做什麼用?

雖然我們已經步入了雲計算時代,但很多公司的數據安全的意識依然非常單薄,數據安全保護工作也基本是真空的狀態。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看到數據洩露、黑客入侵、或是亞馬遜、微軟、阿里雲、攜程等這類雲服務或電子商務等關鍵領域內的巨頭因為各種意外故障而導致長時間的服務崩潰,在每分每秒都是重金的今天,服務的中斷帶來的損失都是十分慘痛的。

雲平臺的數據丟失事故層出不窮,一次次的教訓告訴我們數據安全不容忽視。雲服務加速發展的前提依賴於數據,如果數據不安全,那麼雲計算就成了飄渺的雲。近幾年由於雲計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龐大的數據量對傳統備份提出很多的挑戰,雲時代的數據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讓雲上業務更加穩定、數據更加安全,國內一家企業級雲服務商——小鳥雲,率先為其用戶數據安全建立和採用了符合國際標準的防護技術!

一、數據存儲持久性

採用基於文件分塊的完全副本冗餘方式(冗餘2份,副本3份),該技術經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中心聯評審通過

二、數據可銷燬性

在用戶雲服務器自行刪除或設備到期後,我們將徹底清除殘留數據並保證其無法通過任何方法恢復,同時對報廢硬件做消磁及粉碎處理

三、數據安全性

小鳥雲官網全部頁面均採用HTTPS安全加密傳輸協議,內網通信採用高強度國際加密標準,防止數據被竊取,維護數據的安全及完整性

四、數據所有權

具有完善且嚴苛的用戶數據保密制度及措施,並承諾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會將用戶數據洩露給第三方

雲計算作為一種新型服務模式,具備了眾多的優勢和商機,對IT產業的諸多方面產生積極影響。但同時必須意識到雲計算上存在著信息安全問題,只有正視並有效解決雲計算面臨的這些挑戰,雲計算才能更好地被用戶接受。雲服務條件下,數據安全是一個新的課題,企業與雲服務商雙方應該共同承擔的風險,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保護,才能更好地保障雲數據的安全,真正享受雲服務帶來的便捷及巨大的發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