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打贏了爲何要放棄西伯利亞?只因缺少這一物種

從漢代開始,當時衛青和霍去病封狼居胥,就已經到達了“北海”也就是貝加爾湖地區,但是並沒有進行有效統治。唐朝時期再將突厥趕跑後,東西伯利亞和中西伯利亞得去的諸多部落和唐朝建立了朝貢關係,唐朝也在此地設置了大量的都督府。

清朝打贏了為何要放棄西伯利亞?只因缺少這一物種

而對於西伯利亞的直接管轄,就是從元朝開始的,忽必烈曾派人測量土地,繪製地區,明確抵達北冰洋沿岸,而且元朝在西伯利亞設置了兩個省,嶺北省和遼陽省,嶺北省更是作為蒙古人的祖宗之地,地位非常重要。明朝時我們都知道,最北方就是奴兒干都司,是明確將庫頁島包括在內的,但是北冰洋沿岸沒有,大部分西伯利亞地區都處於蒙古族的統治。

清朝興起後,將蒙古族征服,但是此時的沙俄也已經到達了西伯利亞,而且已經抵達外興安嶺地區,爆發了著名的雅克薩之戰,清朝打贏了卻簽訂了《尼布楚條約》,自此廣大的西伯利亞成為了沙俄領土,那麼為何清朝要放棄西伯利亞呢?有人說是條件太艱苦,也有人說是看不上,小編今天說一個戰略上的原因,那就是由於缺乏一種耐寒的馬——雅庫特馬。

清朝打贏了為何要放棄西伯利亞?只因缺少這一物種

其實相比西伯利亞,清朝時期的蒙古、新疆地區自然條件也很差,大多都是沙漠和戈壁,但是卻沒有放棄,主要就是源源不斷的物資可以供應過去,而在古代供應物資就需要馬或者駱駝,這些地方普通的馬都可以到達,所以物資運輸沒有問題,自然就可以守住。

清朝打贏了為何要放棄西伯利亞?只因缺少這一物種

然而西伯利亞太冷,一般的馬無法在那裡長期生存,那麼就無法運送物資過去,所以清朝不得不放棄,無力據守。而沙俄就是因為發現了雅庫特馬,所以僅僅用了不到100年時間,就吞併了整個西伯利亞地區,雅庫特馬皮毛超厚,可以在零下60℃的溫度下正常生存,還可以負重前行,這種馬是一種小型馬,身高大多數在1.5m,但是肉非常多,一匹馬可以達到近300公斤,正是由於超厚的皮毛和脂肪,才能夠在西伯利亞地區生存,也幫助俄羅斯人能夠在西伯利亞立足。

清朝打贏了為何要放棄西伯利亞?只因缺少這一物種

可見,如果當時中國發現了這種馬,進行大力繁殖,然後利用這種馬向西伯利亞運輸物資,清朝絕不會放棄西伯利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