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權利的遊戲》評分爲9.4,則《深入惡土》可以是9.5分

若《權利的遊戲》評分為9.4,則《深入惡土》可以是9.5分

這應該,是一個會被噴的標題,原因是《深入惡土》又名《荒原》,其第一季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6.5分。

為什麼心目中的評分和實際評分懸殊如此大?原因說起來是挺滑稽的,同時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稍後我詳細分析。


若《權利的遊戲》評分為9.4,則《深入惡土》可以是9.5分

《深入惡土》主要說的是:

幾個世紀以後,由於某個未知的原因,人類陷入混亂,文明、科技大幅倒退,在一片近乎封閉的,名為“惡土”的地方,群雄爭霸,互相廝殺,爭奪領地和資源。

一個領主就是一方霸主,霸主的手下有奴隸,還有打手,又名剪刀手。

惡土裡面,有一些人,天賦異稟,或者說有特異功能。這類似於是數十萬個機器人中,個別機器人覺醒了一樣。

他們註定不是池中物。

…………

主要故事大概就是這樣,沒什麼新鮮,但裡面的各位角色都扮演的很棒,尤其是裡面的大魔頭之一,演得是如此的重口味:

若《權利的遊戲》評分為9.4,則《深入惡土》可以是9.5分

還有兩個女魔頭,也扮演得很投入:

若《權利的遊戲》評分為9.4,則《深入惡土》可以是9.5分

若《權利的遊戲》評分為9.4,則《深入惡土》可以是9.5分

觀看的時候,我一邊看一邊感嘆,嗯,這真是一部好美劇,在我個人眼裡,它比《權利的遊戲》還要好看,評分應該是9.5分以上吧。

結果呢,我到豆瓣網站一看,第一季,6.5分。

遂大感驚詫。

這是為什麼??

後來,我找到原因了,是這樣的:

這部美劇在宣傳的時候,為了添加中國元素,以便給美國觀眾帶來新鮮感,同時也是吸引中國觀眾的方法之一,就說,《深入惡土》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中國的西遊記,云云。裡面的男主角,由中國人吳彥祖扮演,他相當於是孫悟空。

但我看了後,除了裡面有個角色名叫“八戒”之外,這部戲跟西遊記沒有多少關係。

也許全劇播完後,會發現其中的零星關係,但前面兩季,關係很少。

以上都不重要。

即使編劇的創作靈感真的是來源於《西遊記》,也是壓根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

一、因為宣傳的關係,《深入惡土》吸引了國內大批的,吳彥祖的粉絲,主要是女粉絲。

二、吸引了大片的《西遊記》迷。

當這兩批人前來觀看第一季時,有的發現跟《西遊記》沒多少關係,失望,大罵而去,並給一個低分。

而大批吳彥祖的女粉絲,當她們蜂擁而來觀看後,發現這其實是一部重口味的電視劇,與女性審美有偏差,於是,也失望大罵而走,並給一個低分。

這就是《深入惡土》評分很低的原因,而這部劇在國外imdb評分網站上的評分是8.1分,這才是一個較為真實的評分。


說到這裡,我們其實並不是要特意來說這部劇,而是要說一種有趣的現象。有多有趣呢,舉個例子就知道了。

當你跟幾個情投意合的男女朋友一起相處,玩耍,喝啤酒吃烤串,結伴出遊,你會發現,你很快樂,大家都很快樂。每個人都喜歡你,你也喜歡每個人。

好了,當有一天,你的社交圈變大了,接觸了更多更多的人,然後你會發現,那些人對你並不感冒,有的還背後說你,甚至當面說你如何如何。

奇怪了,你還是同樣的你,你沒變,但周圍人對你的評價卻大相徑庭。

為此,你該迷茫嗎?你該失去自信嗎?不瞞你說,有的人就是這樣的。

但有智慧的人絕不會,他們知道這樣的事實:臭味相投的朋友在一起會快樂,會互相喜歡並欣賞對方。後來那些人不喜歡我,甚至討厭我,這並不是我變差了,而是我與這些人,道不同,不相為謀。

再舉一個更實際的例子:

小陳是個喜歡安靜的人,他樂於過平淡的日子,釣釣魚,跟朋友喝喝小酒,挺好的。但他的老婆卻極其不喜歡他這點,經常說他沒出息,沒上進心,經常在他面前說,你看那個誰誰誰,人家多會奔前程呀。

小陳為此很痛苦,他也常哀嘆自己,確實是沒多大出息。

幾年後,小陳發現,有一個女同事喜歡他,有時還跟他相約出去釣釣魚。而小陳呢,也很喜歡這位女同事。

只要跟這位女同事在一起,小陳就很快樂,且很有自信。

為此,小陳很納悶。這是為什麼呢?

“應該是,我們不是夫妻,所以能互相欣賞”,小陳內心想,“如果真結婚了,我們就不是這樣了。”

顯然,小陳的想法是錯誤的。

有的女性,就是喜歡過平淡的日子,享受人生路上的漫漫生活。

而有的女性,卻是喜歡未來的大富大貴。

不同的女性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喜好,這談不上誰好誰壞。

只是——

一部電視劇找對適合的觀眾,就會得到高分。這跟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找對最適合的人過一生,也會得到高分,並幸福過一生,是一樣一樣的。

再舉一個例子:

你可能會唱歌,會跳舞,會寫小說,嗯,咱們就以寫小說為例。

你寫了一部科幻小說,然後你發給十幾個喜歡科幻的人閱讀,不曾想,這些人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並督促你趕緊寫。

得到這些認可後你很高興。然後你將小說發到網站上,因為某些原因,引來了很多跟你口味大不一樣的讀者,然後這些讀者看了後,大罵是垃圾小說,罵的人很多,你很傷心。

這時,有的人又馬上失去自信了,趕緊停筆,不再寫,認定自己這輩子不是寫小說的料。

但有智慧的人不會馬上失去自信,因為他們知道,之所以評價很低,這是因為這部小說還找不到屬於它的讀者群。


終有一天,當你看了大量的電影或者是美劇之後,你的口味會越來越刁鑽,越來越重口味,然後,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深深震撼了你的電影,評分卻出奇的低,六點幾分,七點幾分。

而那些票房大賣的電影,你卻一點兒也不喜歡。

這也意味著,在你口味變得刁鑽以後,當你決定是否要去看一部電影、電視劇、小說時,主流網站視頻網站上的評分就不再是你主要的依據了,你得自己去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