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中國GDP排第二但幸福指數卻慘不忍睹

很多人認為幸福是一個非常虛的概念,怎麼能用數字來量化呢?其實幸福指數不是個新鮮的概念,已經流行了近半個世紀。裡面包含的一系列主客觀指標體系比如健康,親情關係,工作壓力,閒暇時間,社會公平,空氣、水的潔淨度和食品安全等等,都是人類幸福的重要源泉,並被納入幸福指數指標體系考察範疇。

中國知道幸福指數這個概念的時間並不長,從認知到重視也不過才十幾年的時間。什麼叫幸福指數呢?幸福指數是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一種感受和體驗性評價。講白了,就是說人們感受到的幸福程度有多高?以打分的形式可以從1分到10分來區分。

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中國GDP排第二但幸福指數卻慘不忍睹

根據2017年聯合國發佈了全球幸福指數的調查結果,挪威高居第一,得分是7.54,表明挪威人對自己幸福程度的平均主觀打分是10分中打7.54分,緊隨其後的依次是丹麥、冰島、瑞士、芬蘭,得分也都接近於7.5分。全世界墊底的是中非共和國,得分只有2.69,往上是布隆迪、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處於戰亂中的敘利亞位居倒數第四。中國人的幸福指數是5.273,位列79位,處於中游水平。

從結果來看,發達國家的幸福指數普遍比發展中國家高的多,但這並不意味著有錢就一定會幸福。根據中國多年的經驗表明,影響幸福指數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失業率和保障,而不是gdp的增長,在過去20年裡,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龐大經濟體,但中國的幸福指數並沒有隨之騰飛,反而一直徘徊在中游水平。

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中國GDP排第二但幸福指數卻慘不忍睹

房價飛漲,物價上漲,環境汙染,每項都影響著中國人的幸福感。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在幸福快樂來源方面,健康要佔26.5%, 親情佔24.9%,工作11.7%,人際關係11.6%,收入9.8%,自由度7.3%。

從這些幸福來源數據可以看出:健康與親情對於提高人們幸福指數的重要性。而收入只佔幸福影響因素權重的10%左右。這說明,在單一的財富攀比中,人們以為收入很重要,但真正當人們全面地思考快樂幸福的影響因素時,都會感覺健康與親情更加重要了。而疾病和工作壓力則是目前社會中人們痛苦的主要來源。

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中國GDP排第二但幸福指數卻慘不忍睹

經濟發展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指標,人們能夠從財富的增長中獲得一些幸福,但必然有其它方面找回來,比如說2008年,房價迅速攀升,儘管人們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但總也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現在全民都在關注房價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談的上幸福指數的提高。

在報告中還專門分析了中國的情況,該報告稱,在過去的40多年裡,中國人的物質水平、生活質量和人均壽命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就主觀的幸福感而言,如今的中國人還不如25年前的中國人那麼幸福。

比如同樣是發達國家的美國在幸福指數的調查中排名同樣也不高,有學者分析,美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必須翻三倍,才能抵消其他因素對幸福指數的影響。按照美國的情況,不知道中國的幸福指數要達到應有的水平該付出多大的代價。

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中國GDP排第二但幸福指數卻慘不忍睹

快樂是人類生活與經濟發展的終極目標,是衡量經濟發展成功的最高指標。幸福指數越高的國家,人們嚮往的程度也越高。瑞士,丹麥,荷蘭等等,都是人們非常向往的地方。那裡人們的幸福指數也領先全球。這些國家大多追求溫馨、舒適的生活方式,開放,包容,誠信,平衡,貧富差距小。這些是他們獲得很高幸福指數的基本原因。

全球幸福指數調查,中國GDP排第二但幸福指數卻慘不忍睹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由幾道書局出品、鳳凰FM、蜻蜓FM、懶人聽書推出的著名快樂經濟學家陳惠雄教授集畢生精力研究帶來的《生活中的幸福經濟學》。

陳惠雄: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財經大學人本經濟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五個一批”人才。

著名快樂(幸福)經濟學家,豐富並拓展了快樂(幸福)經濟學學科理論體系,為我國調整經濟社會發展價值思路,提供了相關的理論原理與方法論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