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跳槽指南:要么你主动开掉公司,要么你被动等待被公司开掉

年后跳槽指南:要么你主动开掉公司,要么你被动等待被公司开掉

一心网:每年一过了春节,关于职场的一个话题就是无论如何也逃不开的——节后跳槽。不管你是辛辛苦苦了一整年,还是庸庸碌碌的一整年,对于中国人而言,农历新年过后,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跳槽的原因看似五花八门,但是归根结底其实无非以下几个:其一自然就是觉得收入太低,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这是非常多的职场人选择跳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二则是认为在目前的公司和岗位上实在是看不到未来和发展,希望看到更远更大的未来选择离开;其三可能就是例如身体原因、家庭原因、情感问题等各类庞杂的事情。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职场人而言,往往新东家和老东家的层次不会相差太多,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摆在那里,除非你在上份工作中有非常大的能力提升,或者遇到了非常好的机遇,才有可能跨越层次,跳槽进入比上一家公司明显高上一个层次的公司。

而其余的大多数,都是离开了自己干腻了的上家公司,跳到了别人干腻了下家公司。但是职场路漫漫,如果不折腾折腾,似乎总是让人无法安心,像是在不停重复昨天,原地踏步。

年后跳槽指南:要么你主动开掉公司,要么你被动等待被公司开掉

但是考虑到目前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企业,依旧由中小民营企业构成。而谈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回避的一大问题就是企业的寿命。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大约是3.7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更为短暂,只有2.5年;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2年,而在日本,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10年,达到了12.5年,正向20年迈进。中国大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9年,欧美国家的大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的大企业寿命是58年。

如果我们按照一个人大学毕业22岁开始工作,到60岁停止工作,其职场生涯总计时长近40年。如果你非常幸运,学历、能力、运气都很不错,进入的都是大型公司,那么按照中国大公司的平均寿命,在这40年的职场生涯中,你平均还是要经历四份工作。

而如果你能够进入的公司都是中小企业,甚至创业公司,那么大概率上,只需要一到三年,你可能就要面临一个问题:不是你想不想跳槽,而是企业本身无法再坚持下去。情况好些的是“割肉止血”,通过大范围的裁员续命;而糟糕一些的,直接就宣告了企业以破产失败告终。你不想离开,也不可能了。

年后跳槽指南:要么你主动开掉公司,要么你被动等待被公司开掉

根据相关机构对于中国企业规模占比情况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97.3%,提供城镇就业岗位超过80%,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利税占50%。中国发明专利的65%、企业技术创新的75% 以上和新产品开发的8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换而言之,中国起码有超过90%以上的职场人,就职所在的企业,都是中小微企业。如果你再结合一下上面我们提到的中国中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我想此时你应该就对本文标题中所提到的观点“要么你主动开掉公司,要么你被动等待被公司开掉”有所体会了。

这句话的本意并非鼓动职场人对企业不忠诚,频繁跳槽。而是告诉所有职场人一个十分残酷的现实情况:你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随时都有可能失去,而且也未必是因为你个人、团队的不努力,而是整个时代和经济的大背景决定。

当你在某家公司工作了一定时间,个人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你的职位和收入都没有明确的改善的话。那么,你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是这个行业是否处于上升期,你所在的公司又是否处于上升期。如果两者有一个答案是否定的,你都需要严肃慎重对待,因为此时你不主动选择跳槽,就意味着接下来你将要面对被动跳槽。

年后跳槽指南:要么你主动开掉公司,要么你被动等待被公司开掉

人始终是感情动物,在一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不管收入高低,辛苦与否,多半都会与公司里的同事产生出感情,这种感情也是惰性和惯性重要根源所在。而这种感情,往往就是蒙蔽了很多职场人看到行业和企业在走下坡路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我曾经从事人力资源岗位的不算太长的一段时间里,发现很多的求职者,对于为什么要跳槽换工作给出的答案是——上一家公司倒闭了。这让给我感到十分惊讶,倒不是因为公司倒闭这件事有多新鲜,上文中我也已经和大家分享了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而是很多当职场人,对于企业的发展好坏竟然毫无敏感性,一直到了公司倒闭那一天,才被迫选择重新寻找工作。

作为用人单位,实话实说我们不太喜欢这样的求职者。因为通过他对上一份公司的态度,就展现出了他对公司业务本身的不敏感型,衍生出他对职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未来即使进入了公司,很有可能依旧会成为一个酱油党员工。

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有职场人,在2018年,当以此自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