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念之間:險些被誤切的子宮

身邊被診斷為子宮癌的姐妹有很多,也親眼看到了他們的痛苦。但從沒有想到,有一天我也會成為其中潛在的一員。

2018年3月,去臺灣體檢,報告赫然顯示HPV52陽性,屬於危險致癌型別。我當時就心頭一驚。HPV與宮頸癌的關係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而且HPV感染目前也已經有疫苗可以防範,如果栽在這上面就太可惜了。

閃念之間:險些被誤切的子宮

安頓好工作和生活,5月份我託關係去了上海某知名三甲醫院婦科做了活檢,檢查結果顯示:鱗形上皮局灶增生較明顯,免疫組化考慮為上皮內瘤變,高級別。宮頸癌風險較明確,建議子宮切除。大夫考慮到病理結果,結合我50多歲的年齡,發病風險較高,建議手術。

糾結了好久之後,我翻閱了各種資料,已經來不及想以後會怎麼樣,決定接受手術治療。聽聞協和的婦科全國知名,為保險起見,我準備赴京手術,並且提前訂了一週的酒店。

在朋友的引薦下,我有幸約上了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專家黃教授的號,黃教授人很和藹,在我來看診之前,已經提前將我的病例片子交給了協和病理科婦科腫瘤方向的專家閱片,出具報告。報告顯示:鱗狀上皮增生局灶化CIN1。

詳細聊了病情經過,黃教授接下來的話讓我熱淚盈眶:從我們醫院的病理報告看,你不需要手術,定期複查就行。

協和專家的醫術我當然相信,況且這次給我看診和進行病理閱片的都是我國婦科腫瘤的專家。他們的判斷我覺得應該是足夠權威的。

聽完黃教授的話,我一瞬間有一些顫抖,淚水就流了下來:很感概一閃念之間,我的子宮就保住了。身邊不知道有多少姊妹捱了不必要的手術之苦,失去了我們身體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我將自己的故事分享出來,是希望更多的準備挨“刀”的姊妹也能如我一樣,多一些“一閃念”的思考,也多一份一閃念的幸運。

編者按:“大病再診斷”在西方國家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但凡涉及到重大的手術,西方已經有一套成熟的流程去再確診,然後再治療,使得很多人因此避免了誤診誤治誤切,而我國這一切剛剛起步。希望更多的患者,大病面前,多看看,不要留下遺憾!

閃念之間:險些被誤切的子宮

文章源自“北京尤邁醫學診所”微信公眾號,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和“尤邁健康”微信號,瞭解更多協和專家“大病再診斷”故事,解鎖熱門健康資訊!添加微信號:youmaiyixue,瞭解“尤邁健康扶貧”協和專家遠程會診及臨床培訓公益項目合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