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存的壓力,你能像古代君子那樣「安貧樂道」嗎?

現代人所面臨的生存壓力是不言而喻的。譬如一般家庭,要還房貸、車貸,要交物業費、水電費、停車費、小孩學費、老人醫藥費等;離開家庭獨身在社會上打拼的打工一族,仍為房租、吃飯愁的不敢想結婚,想結婚的也因買房買車的壓力不敢真結婚。因而現在的早婚極少,正常年齡結婚的也不多,大多是大齡青年,或是老少搭配、大小搭配結婚的居多。現在社會上各種亂七八糟的現象,或許都與生存壓力大有關,如目前較普遍的“三多”和“三高”現象,“三多”是騙子多,“小三”多,“老賴”多;“三高”是失業率高,離婚率高,自殺率高。有時我想,如果我們都有古人“安貧樂道”的精神,會不會就沒有那麼多欲求、奢求,從而就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呢?

面對生存的壓力,你能像古代君子那樣“安貧樂道”嗎?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大多古人的處世觀、人生觀,這種安於天命、順應天命的態度,可能就是古人富而淡然享之,貧而坦然守之的原因。當然這也有君子與小人的區別。據《論語》記載:孔子與弟子們在陳國某地斷絕了糧食,隨從的人都餓壞了,不能起身行走。子路滿臉惱怒去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固然也有窮困的時候,但能安守節操;不過小人窮困了就不約束自己而胡作非為了。” 由此可見,現今社會上的各種亂象,哪怕有生存壓力大的因素,但同樣也要分是“君子”,還是“小人”;因窮困就不約束自己而胡作非為的,只有小人,因而我們只有感嘆:現今社會小人何其多也!

面對生存的壓力,你能像古代君子那樣“安貧樂道”嗎?

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 意思是: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去求衣食;君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憂貧窮。那麼,若用古人的眼光看,現今的“君子”有多少呢?當然這裡所謂的“道”,應不是單純指佛家、道家所修煉的“道”,而是指人應樹立遠大志向,專心鑽研某種學問,精修某種技藝,做某種事之類。所以古人才有“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的說法。是故莊子說:庖丁解牛,技精乎道。因而,琴棋書畫,各行各業,只要專注鑽研,精益求精,都是一種道。古人說的“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指的就是“技精近乎道”的極致表現。然而面對各種生存的壓力,現今真能“安貧守道”的君子大概也不多了吧。當然我這推論可能也有失偏頗,因我是依據一位朋友的話才有感而發。我這朋友曾是我所敬重的一位交通系統的專家型領導,他離開交通系統後曾對我感慨:“現在的人滿腦子都想著如何當官,真正能像我們那代人靜心下來鑽研業務的很少,所以現在交通行業涉及到技術方面的東西都只能找一些高校進行合作研發,能獨立組織研發的很少。”因而我也就由此及彼的推論,其它行業大概如是。

面對生存的壓力,你能像古代君子那樣“安貧樂道”嗎?

能不能安貧,除了因生存的壓力,可能也還有其它因素。譬如社會上曾流行的一句“笑貧不笑娼”的話,代表的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因這種價值觀的存在,可能也有人怕被人“笑貧”,而無法“安貧樂道”。但說到“笑貧”,我卻想起這樣一個典故:南宋的劉少伯,小時候很貧窮,後來擔任武陵太守,卻更加貧窮。有一次,他在家中盤算著錢財問題的時候,突然看見旁邊有一個鬼在拍掌大笑。劉少伯於是嘆道:“貧窮本來就是命定的,我卻不懂,現在被鬼恥笑了。”於是不再盤算,仍然守窮。他所遵循的就是這種“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處世觀。孟子曾說:“貧賤不能使他改變志向,這才叫大丈夫。”因而我想,凡笑貧者,應都是些無志向者、庸碌無為者,其實是不足道的,就當被 “鬼”恥笑好了,大可不必在意。

面對生存的壓力,你能像古代君子那樣“安貧樂道”嗎?

然而,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時代在前進,現代的商業社會與甘於“安貧樂道”的古代相比,無論是生存環境,還是生存條件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個“機遇與挑戰、危機與商機”並存的時代,正所謂“君子好財,取之有道”,我想,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也未必要“樂道固窮”,因“樂道”與否,應重在心志,而不在貧富。若能像古代君子那樣“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墜青雲之志”,“居富樂道”又何妨呢?

面對生存的壓力,你能像古代君子那樣“安貧樂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