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丛书是哪一部?

  • 点击右上角【关注】微课知识共享头条号,私信回复“微课”
    ,赠送您国学课堂全网精品微课(定期更新)~

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丛书是哪一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此书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修撰,以永瑢负责,于敏中为总裁,纪昀为总纂官,召集了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数千文人学者,历经十年才最终编成。

据文津阁藏本,《四库全书》共收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36000余册,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规模远超《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丛书是哪一部?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除了章回小说、戏剧戏曲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囊括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图书。就书籍作者而言,包括了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为了美观和便于识别,《四库全书》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今沈阳)故宫文溯阁图、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

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丛书是哪一部?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有违碍字句的古籍,归为禁书。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不啻为一场文化浩劫。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陆续补齐,解放后入藏浙江省图书馆。翰林院副本于1900年庚子事变中被毁。

1949年,文渊阁本被运至台湾,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央人民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

—— END ——

欢迎关注【微课知识共享】头条号,一起升级知识系统~欢迎大家交流探讨!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