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一词是怎么来的?

  • 点击右上角【关注】微课知识共享头条号,私信回复“微课”
    ,赠送您国学课堂全网精品微课

将军一词是怎么来的?

奴隶社会没有将军,掌管军事的官 职叫司马。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 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 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 下叫大夫(师),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 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因此,大国诸 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而编制上 也只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 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即将领一 军的意思。以后军队数量越来越大,将 军也就越来越多了。作战时军队得由一 人统率,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 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于是又 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级别。以后,各朝将军的名称虽不尽相 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 相同的。

—— END ——

欢迎关注【微课国学共享】头条号,一起升级知识系统~欢迎大家交流探讨!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