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解读

哪些人可以参保?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如何办理参保手续?

参保人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所在村(居)委会,办理参保手续,同时选择缴费档次。2018年起,全省最低缴费档次统一提高至200元。参保人每人每年缴费标准设为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12个档次,具体缴费档次由参保人自选。若以后更改缴费档次,需要在当年度缴纳保费之前携带身份证到乡镇社保所申请变更缴费档次,未变更档次的按上年度缴费档次缴费。

参保人什么条件可以领取养老金?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 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现基础养老金为92元/月)。 城乡居民距规定待遇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参保人多缴费是否划算?

当然划算。参保人多缴费,不但财政补贴多,而且利息按银行同期利息计算,利息也多,相对应个人账户资金就多,到时领取的养老金也多,而且参保人活的时间越久,赚取的养老金也越多。

参保人死亡之后有何待遇?

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全部余额(包括政府补贴)可以依法继承,并一次性支付中央拨付的基础养老金8个月的丧葬补助金。

咨询电话:48883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