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爲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為了提高安保人員健康知識,熟練掌握現場急救技能,在羅湖區衛計局、羅湖區委保健辦的大力支持下,羅湖醫院集團領導帶領著區委社康站全體工作人員,於6月7日晚,給區委全體安保人員進行急救培訓,培訓內容為關於如何使用AED,對心臟停搏人員進行心肺復甦(CPR)。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生命只有一次,心臟驟停是生活中最緊急、最危急的情況,表現為心臟機械活動突然停止,患者對刺激無反應,無動脈搏動,無自主呼吸或瀕死嘆氣樣呼吸。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在世界範圍的發病率是每10萬人有20~140人,全球約70億人口,每年有1400萬~9800萬人在醫院外發生心臟驟停,僅有2~12%的患者生還。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在我國,心臟驟停所導致的心臟性猝死發病率為每年0.04%,按13億人口推算,我國每年發生心臟性猝死的患者約54.5萬例。

即使在美國,這類型的患者搶救成活率仍小於5%。因為科學研究表明,腦組織在缺氧的狀態下只能維持4分鐘,如果在前4分鐘內進行過心肺復甦搶救的患者,接近一半能被救活,但6分鐘以上的存活率卻只剩4%。因此急診科稱之為“急救黃金四分鐘”。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黃金4分鐘中重要的一環就是除顫,極快又不規律的心室顫動,那就用直流電擊,直流電讓整個無序快速蠕動的心臟停止,重新給心臟正常指揮,指揮心臟運作就起死回生。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據日本急救醫療財團的《2010日本急救復甦指南》顯示,在日本,由市民發現的心臟驟停患者,在急救隊實行電擊的情況下,一個月後的社會迴歸率是17.9%,而由市民實行電擊的情況下是35.8%,是前者的兩倍。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一種便攜式、易於操作,稍加培訓就能操作使用,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的急救設備,從某種意義上講,AED不僅是種急救設備,更是一種急救新觀念,一種由現場目擊者最早進行有效急救的觀念。美國AED目前社會保有量超過100萬臺!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現在羅湖區不僅僅是醫院、車站、商城,甚至區委大樓內的牆上都掛上了這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來自羅湖醫院集團的人員通過PPT授課的形式為安保人員做了詳細的AED機器使用方法和心肺復甦知識介紹。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一起來學習一下心肺復甦術

1 評估現場環境安全

2

意識的判斷: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問:“喂!你怎麼了?”如無反應。

3 呼救:來人啊!請幫我打120電話!拿除顫儀!

4 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狀軟骨划向近側頸動脈搏動處,同時觀察有無呼吸,如無搏動(數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斷五秒以上10秒以下)。(非醫務人員可忽略)

5 鬆解衣物,理順肢體,將患者置於硬地板上。

6 胸外心臟按壓:成人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部),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深直,以髖關節為支點,用上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100-120次∕分,按壓深度5-6cm)。

7 開放氣道:仰頭抬頜法。清理口腔內分泌物,如有假牙,取出。

8

人工呼吸:應用簡易呼吸器,或口對口人工呼吸(捏緊鼻翼,張口包住患者口,緩慢向內吹氣,看到胸廓起伏即可)。

9 持續2分鐘的高效率CPR:以心臟按壓:人工呼吸=30:2的比例進行,操作5個週期。(心臟按壓開始送氣結束)

10 判斷復甦是否有效:看患者是否有反應,聽是否有呼吸音,同時觸摸是否有頸動脈博動。

11 立即使用AED。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醫務人員在演示標準雙人心肺復甦技術,專業人員在旁講解每一動作的意義和標準。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按壓深度5~6cm,按壓頻率每分鐘100~120次,每按壓30次需通氣2次,這些關鍵數字需要記住。

羅醫集團區委社康站醫護為區委安保人員開展心肺復甦培訓

培訓合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