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時代,成都確立了“三步走”戰略目標,到2020年,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到2035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全面建成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天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來源:四川在線:http://sichuan.scol.com.cn/cddt/201806/56271917.html)
“硬件”“軟件”都需跟上
為了讓國際化公園城市這一目標有更清晰的路徑和可預見的願景,成都對外開放大會提出了實現的四個重點著力方向:提升開放能力、培育開放文化、建設國際化社區、塑造國際標識。對標這些方向梳理成都現狀,成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硬件和軟件方面都還存在著一些短板。以國際化社區建設為例,成都市委社治委目前已經梳理出廣州、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巴黎、紐約等地的做法。“與這些地區相比較,成都市國際化社區建設還存在社區環境、專業化服務、教育醫療等相對滯後的現實。”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不過,要補上這些短板,成都也有基礎。
在社區環境方面,2014年投用的成都首個國際化社區、位於錦江區的仁恆濱河灣一期,就吸引了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入住。錦江區委書記陳歷章表示,“下一步錦江將在語言導視系統、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配套環境上發力。”
在國際標識方面,成都已經擁有“美食之都”、熊貓文化等方面的積澱。早在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成都也是亞洲首個獲此稱號的城市。
(來源:四川在線http://sichuan.scol.com.cn/cddt/201806/56271917.html)
以社區為突破口 既要“國際範”也要“本土味”
社區,作為建設國際化公園城市的重要載體,是展現國際化公園城市風貌的前沿窗口,能讓人更加直觀地體會到國際化公園城市帶來的幸福感。在國際化社區建設的推進過程中,需注意要處理好本土化和國際化二者之間的關係。
國際化社區的核心是以包容開放的國際化視野,讓社區居民真正體會到國際化氛圍,讓具有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人能夠和諧共處。從廣義上理解,應以人為核心,多維度地推動國際化社區的綜合發展。也就是說,城市的國際化需要融入國際化元素,國際化社區成員的多元化決定了其價值需求的多元化,這就需要積極開展各類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增強社會文化開放性,推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讓包容開放的理念落地到社區“安家”。
但同時,社區作為與城市居民生活各方面息息相關的地方,也是展現本土特色的窗口。國際化社區的打造要堅持植根本土、個性發展,例如融入天府文化元素,展現全球最長的綠道慢行系統天府綠道,突顯舒適宜居的成都生活氣息等,真正讓國際化公園城市能夠吸引到更多國內外人士的參與和融入。而隨之需配套的是,構建居民交流、共商機制,打破隔閡,加速文化融合,讓大家發揚自己傳統文化的同時,去學習、借鑑其他文化。
(來源:四川在線http://sichuan.scol.com.cn/cddt/201806/56271917.html)
天府新區,引擎新未來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天府新區始終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最亮麗的名片最普惠的民生。2017年下半年,在成都新一輪城市總規修編中,天府新區進一步持續優化提升規劃,圍繞山、水、田、林做文章,形成了“一山、兩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生態景觀格局。在天府新區規劃的1578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態、農業、河流湖泊用地佔比60%以上,城市建設用地只佔不到40%。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最大公約數”。如今,天府新區正加快建設以人民為中心、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在建設中,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最大限度彰顯生態價值,推動城市發展從工業邏輯迴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轉向生活導向,以對“美”的不懈追求為人民創造美好生產生活環境,實現天府新區建設與人民生活品質提升相得益彰,將新發展理念生動地鐫刻在天府新區大地上。
(來源:成都商報http://sichuan.scol.com.cn/dwzw/201806/56278993.html)
天府新區作為成都市開放經濟新高地,未來將會持續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而融創.玖棠府位於天府新區別墅群--麓湖版塊,武漢路樂盟國際學校旁。擁有優質的自然景觀資源---錦江、麓湖畔,以及新世界百貨、麓山高爾夫球場、麓鎮等生活配套。將為以後落戶天府新區的老百姓提供一切便捷、高質量的生活品質。成為玖棠府新主人,不僅僅預示著身份的變化,最重要的是給你孩子一個故鄉。
據悉,作為新東方風格別墅代表的玖棠府項目將於近期面市接受諮詢,122席巷院隱墅建面約210-270m2。目前,大成都範圍內一墅難求,而雄踞天府新區核心居住區的新東方風格別墅一旦入市定將備受關注。
閱讀更多 視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