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赫連勃勃匈奴人,襲殺岳父建立夏。

生性兇殘殺朝臣,四三一年夏被滅。

赫連勃勃

這首古詩描寫的是一位大夏國時期的國王赫連勃勃的生平,據文史記載,赫連勃勃屬於匈奴族,他身長八尺,儀容高貴,驍勇善戰;彎刀指處,鐵騎橫掃,幾年時間,便佔領了包括今陝西秦嶺以北、內蒙古河套地區、山西西南及甘肅東南部地區,迅速成為北方強國。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統萬城遺址

一天,赫連勃勃路過無定河上游,只見綠草如茵,牛羊遍野,不由被這美麗的風光迷住,感嘆道:“美哉!臨廣澤而帶清流,自馬嶺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矣!”於是下令這裡築城建都,名曰統萬,意為:一統天下,君臨萬邦。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赫連勃勃文物碑文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但是事與願違,大夏國的歷史非常短暫,只有區區15年時間。因古代少數民族中的貴族中對生死輪迴的信仰,墓葬實行“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如平地。”又因赫連勃勃生前樹敵太多,曾下令,死後深埋某地“對墳墓所在,嚴守秘密,不使人知”。因此關於赫連勃勃的葬地,史載不詳,世傳紛雜。只記:勃勃葬嘉平陵。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延川縣縣城以南25公里的乾坤灣鎮古裡村,自古以來遺存著一處神秘的帝王陵墓,民間流傳埋葬著一位叫赫連勃勃的匈奴帝王。據縣誌記載,墓冢共有七座,呈北斗七星排列,主墓冢呈圓丘形,封土夯築,高約8米,周長60米。陵墓處建有廟宇,有數百僧人守護,歷代由皇家出資修繕,直至清朝。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另有清嘉慶《延安府志》記載:“赫連勃勃疑冢,在延川縣東南六十里白浮圖寺前。有七冢,相傳為夏王疑冢雲”。冢北200米處為白浮圖寺遺址,《延綏欖勝》記載:“白浮圖寺,在(延川)城南七十里處,相傳赫連勃勃葬地”。據說,赫連勃勃的後裔在此建起一座白色浮圖,後來又在墓地北側建了一座佛寺。這裡先後安葬了赫連勃勃的後裔,共有7冢,但是到明代只剩下2冢。因雲落霧起時風光旖旎,被文人墨客稱為“雙峰橫黛”,也是延川八景之一。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新貌

1991年9月白浮屠寺被延川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七月二十三、八月初三,晉陝兩地的民眾都會到此進香朝拜,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門口

前來參加廟會的人群

熙熙攘攘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白浮屠寺——赫連勃勃最後的歸宿

部分圖片來源:旅遊開發公司白倩倩、馬新瓊

赫連勃勃

縱觀赫連勃勃的一生,不妨以無名氏的一首詩詞作為總結

無定河邊暮角聲,赫連臺畔旅人情。

函關歸路千餘里,一夕秋風白髮生。

生前豈知生後事,開疆裂土且浮雲。

古今將相今何在,白浮屠寺說戲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